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对联最强的人?
1、诸葛亮的草庐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2、苏轼早年书房对联:发奋识全天下字,立志读遍世间书。
3、楼大防的书斋对联: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
4、陆游的书房对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5、徐文长的青藤书屋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6、王夫之的书房对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7、明末崇祯进士金声的书斋对联:穷已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书;学未惬心,正须百般磨练,文通既是运通。
8、郑板桥的书斋联:咬住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9、蒲松龄的书斋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0、蒋士铨的书斋联: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于教子;寡智乃能习静,寡营乃可养生。
儒林外史对联典故代表人物?
吴敬梓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以反衬的手法适人适景妙用对联,有效地增大了讽刺的力度与深度。
小说第十一回,写娄府两公子去拜访杨执中,在杨的书房里,看到墙上悬有一联:
嗅窗前寒梅数点,且任我俯仰以嬉;
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让人婆娑而舞。
从联语看,杨执中++梅花,悠游自得,高雅脱俗。其实,他是个迂拙的腐儒,只知死读书,也说大话,家无恒产,又乏谋生之术。如此人物,却悬联标榜,自称高士,岂不可笑?
小说第二十二回,写牛浦跟着牛玉圃去拜见冒充儒生的盐商万雪斋。一走进大厅,就看见中间挂着一块大匾,上书“慎思堂”,两旁一联云: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就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初读此联,必然以为万雪斋是靠自己发愤读书或种田创业兴家的,且深谙创业守成之道。事实上,万雪斋的发家史颇不光彩,他是依附他人、投机钻营、出卖灵魂而发的家,是个“见不得天”的人物。
小说第二十八回,写鲍廷玺到扬州找季苇萧,其时,季正在扬州尤家招亲,鲍走进尤家,只见宾客满堂,桌上点着红烛,壁上一喜联云:
清风明月常如此;
才子佳人信有之。
才子配佳人,似乎天经地义,然季苇萧早已有了妻室。这次,季瞒着家里人在扬州做了新郎,是个缺乏道德的人。当鲍廷玺悄悄询及此事时,他竟厚颜++地指着对联对鲍说:“你不见‘才子佳人信有之’?。。。”
吴老先生巧用对联进行对照映衬,于不动声色中深刻揭露堕落儒生的虚伪丑恶面目,的确是一种难得的高明。
蒲松龄自勉联中涉及主要两个历史人物?
项羽、勾践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秦军消灭六国, 独吞天下, 军力之强大可想而知。但项羽自幼立志复国(楚), 甚至希望取秦而代之。 他召集了以前楚国的遗民(江东父老)而组成军队, 几经转折, 最后背水与秦兵死战。 项羽破釜沉舟, 表明了「有进无退」的决心, 结果军心大振, 上下一心, 於钜鹿一战全歼秦军二十万。 其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 应该不用细说了吧?主要就是说越国本已亡国, 但凭著勾践等君臣忍辱负重、从大处著想, 结果非但越国得以保全, 还在最后一雪前耻, 反灭了吴国。“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越国臣民的坚忍得到最终的成果。 所以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秦和春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人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