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描写女性命运的作品?
(1)女人如衣服的三国世界。《三国演义》乃乱世,三国争霸,乱世中的女人往往是可悲的,她们时常成为战乱的工具,貂蝉、小乔,不失为三国时的绝世美女,但是貂蝉成了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工具,小乔成了周瑜与曹操矛盾激化的一大重点。作者对她们充满了怜惜可却又那么的无奈。可以说三国时的女人是可悲的。三国演义中女人的命运,可以用刘备的一句话来概括:兄弟是手足,女人如衣服。这个观念基本符合中国古人的传统,在《三国演义》中,既不说女人如何的好,也不说女人如何的坏,她们只是男人世界里的装扮--衣服。
(2)男人世界陪衬的水浒传。《水浒传》的年代是封建男权社会,而所描述的英雄好汉对女性没有半点尊重。在《水浒传》中女人是祸水,漂亮女人更是祸水。这其中的潘金莲、潘巧云……等等。她们都为梁山好汉带来麻烦,最后的下场都很惨。从书中看出,施耐庵对女性婚外情惨淡的描写、对女人红颜薄命以及婚外情的歧视态度,可以说是淋漓尽致。
《水浒传》中对女性婚外情的痛恨是十分明显的,书中描写的几个出名的“品行不端”的女性,对她们的惩罚是非常残忍的,处罚的方式方法可以说是没有丝毫的人性。如书中描写武松对潘金莲实施酷刑的时候,以及杨雄对潘巧云实施暴虐的时候,采用的语言对暴行的实施者没有一丝的责备,大家读到的是一种大仇得报的畅快之感,如果说这种情节的设计安排完全来自一种意识形态性颇强的“礼教”的作用,则未必符合真实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的女将也好,“++”也好,总是梁山好汉被逼落草的前奏曲,但是,其他非主流女性角色的出现,也都在发挥着自己推动故事情节布局发展陪衬的需要。
非主流是何时兴起的,是谁兴起的?
非主流是2007年开始的。非主流在中国产生于80后,是由一位80后的大二学生的心语所引领起来的潮流,盛行于90后的学生中,喜欢非主流的基本是生于90后的男生女生。非主流的产生根源于自我的个性需求,这种需求的意念会外化为非主流的行为,进而带来非主流事物的出现。
国内非主流形象:
在中国,非主流形象代言还没有到达巅峰,由马泽乾带领的一些网络名人的所作所为就已存在着极大的泡沫成分和非理性行为;随着消费者的成熟、行业的规范,企业也会走向理性,明星代言潮自然会回落,启用普通模特将成为主流;同时,感性形象代言人将异军突起并逐渐走向成熟。非主流是一种体验,而作为一种体验,必然要经过行为主体的感觉思考与行为。那么,较为通俗的说法就是,非主流的家伙总能表现出一种个性。这种个性必然是强烈的,否则将湮没于共性的芸芸众生。
非主流发型是哪个年代?
是2007年开始的。
非主流在中国产生于80后,是由一位80后的大二学生的心语所引领起来的潮流,盛行于90后的学生中,喜欢非主流的基本是生于90后的男生女生。非主流的产生根源于自我的个性需求,这种需求的意念会外化为非主流的行为,进而带来非主流事物的出现。
最常见的就是火星文,玩劲舞团,非主流空间等一系列另类到让大众无法接受的非常规的事物。
非主流是从哪年兴起的?
2007年
非主流是2007年开始的。非主流在中国产生于80后,是由一位80后的大二学生的心语所引领起来的潮流,盛行于90后的学生中,喜欢非主流的基本是生于90后的男生女生。非主流的产生根源于自我的个性需求,这种需求的意念会外化为非主流的行为,进而带来非主流事物的出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非主流的女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非主流的女性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