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学在古代是经世致用的学问,现在历史学成了冷门?
历史和人们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息息相关,但是历史学却是一个距离社会现实比较遥远的学科门类,自然热不起来。
在目前的历史学科体系之下,共有3个一级学科: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在3个一级学科之下,还设置了21个二级学科,可谓枝叶繁茂。
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可以懂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几乎没有必要专门介入历史学。但是,历史作为一个民族和文化的记忆需要被重视和研究。
因此,从古至今历史记录与研究都有一个专门的群体。古代的公私史家,当今的高校和民间历史学者。古人云:
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
对于大部分普通爱好者来说,如果要接触到历史文化,方法途径很多,当今的媒介也比较发达,渠道多元化:
第一,媒介获取。图书,大众传媒或者网络资源,都可以提供各种通俗历史知识。
第二,教育获取。无论是中小学历史课程教学,还是大学以上的历史教育,都是一个路径,但是覆盖面相对有限。
第三,自我获取。如果对于历史有兴趣,不愿意停留于历史文学、各类故事与戏说,一些人就会自觉学习。
对于专业的历史学者来说,掌握资料,考订资料,分析资料,统计资料,提出认识,并在前人基础上不断深化与发展学科内部的知识,是一个比较枯燥和辛苦的事业,耗费时间成本很高,这不是一个赚钱的行业,而是完全依赖于完善的认可体系。
总体来说,历史学仍然属于一个人文学科,对自我的提高性远远大于社会应用价值,这注定了它的冷门和小圈子特征。同时,学以致用,那些经世的历史学研究,可以试图找出一些历史真相,长时段的规律性和探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历史历史,没有经历就没有史。但是没有史,我们也不知道过去到底经历了什么。
理论上讲,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都存在着深远的历史原因。毫不客气总结一下,历史学研究与文献整合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同时历史学的基本功底也是其他人文与社会科学训练的起点。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首先,从历史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史”,一开始是负责君王祭天占卜的书写,再到记录帝王言行起居和王朝政事,最终又在朝庭设史官一职,历史获得独立地位;此后,各个朝代都设有专门的史馆或类似部门,“修前朝前代史,鉴古知今,以资于治道”。可见,历史从一开始就与统治者统治以及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利等等政治上层建筑联系在一起,历史掌握了王朝治乱更替以及分合兴衰的全部话语权,是国家机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核心要害机构,是一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论学问。
在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农耕文明农业经济基础无法催生精神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在广度维度深度上受到很大的局限,一切文化现象文化样式几乎都围绕至高无上的皇权祟拜和天命天意祟拜开花结果:农学,天文历法学,儒释道等诸子百家学说,建筑学,中医学,文学,风水学,宗教信仰,艺术,各种技艺学,……,这一切的一切都由历史记录了下来,史事史记史学始终是最显赫最有力最神圣最学问最治用的存在。
古代中国的私塾村学社学乃至于官学,皆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学习内容,其中的四书五经是核心科目,然后参加科举考试,或者金榜题名或者名落孙山;金榜题名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名落孙山者失意徬徨穷困潦倒。土农工商之阶层等级秩序是古代中国社会的结构,“奇技淫巧者”则连相题并论的资格都没有!
某圣贤曰:“半部论语治天下”,与其说是推祟,毋宁说是讽刺。在这样一个只要读好圣贤书就可以光宗耀祖,进而实现阶层升迁社会流动的读死书死读书的农耕国度,文史学问深文笔水平高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功名利禄敲门砖。记载中国二千多年历史的煌煌巨著——二十四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两者无疑就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和代表!中国的历史传统历史文明源远流长辉煌灿烂,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之国!
某圣贤曰:“半部论语治天下”,与其说是推祟,毋宁说是讽刺。在这样一个只要读好圣贤书就可以光宗耀祖,进而实现阶层升迁社会流动的读死书死读书的农耕国度,文史学问深文笔水平高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功名利禄敲门砖。记载中国二千多年历史的煌煌巨著——二十四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两者无疑就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和代表!中国的历史传统历史文明源远流长辉煌灿烂,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之国!
有一次在图书馆溜达,发现T类的书,怎么这么多,T几几点后面能到600,甚至过千。历史的书为啥这么少呢?后来才明白,学科研究的冷热度是不一样的。再后来明白,学科遇到的历史进程是不一样的。
有一次在图书馆溜达,发现T类的书,怎么这么多,T几几点后面能到600,甚至过千。历史的书为啥这么少呢?后来才明白,学科研究的冷热度是不一样的。再后来明白,学科遇到的历史进程是不一样的。
(历史)
有一个简单例子: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几个人,
一个人学了农业,月入四千三在大棚;
一个人学了采掘,月入七千在煤矿做工程师;
一个人学了汽车制造,月入两万在长春造汽车;
一个人学了计算机,月入五万在杭州敲代码。
一个人学了计算机,月入五万在杭州敲代码。
(冷门专业)
他们付出的努力并没有多少只分,但每个学科的历史进程不一样,你选择了这个,个人的努力只能在这个范围内体现。历史也是如此。
这次我就不从历史学科自身的细节问题谈了。主要从学科演化的角度去谈。
有人说,在古代历史学地位很重要,巴拉巴拉的。其实翻开《汉书艺文志》看就会发现六艺略里面最后一类是春秋;到了《隋书经籍志》的时候,分类是经史子集。相对于史,古代人更注重经。
有人说,在古代历史学地位很重要,巴拉巴拉的。其实翻开《汉书艺文志》看就会发现六艺略里面最后一类是春秋;到了《隋书经籍志》的时候,分类是经史子集。相对于史,古代人更注重经。
(汉书艺文志)
在西方更是这样,宗教的地位长期排在历史前面,或者说写历史是宗教家业余的事,就像经济学家写经济史一样。
到了近代科学革命产生后,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都得到了发展,社会变得复杂化与科学研究的推广,社会科学应运而生,历史的地位更边缘了一次。
到了近代科学革命产生后,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都得到了发展,社会变得复杂化与科学研究的推广,社会科学应运而生,历史的地位更边缘了一次。
(科学革命)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应用科学得到了大的发展。为了应对复杂的社会治理,社会科学也发展越来越迅速。可以说历史在这个问题上承担的作用越来越低,毕竟社会治理是专门之学,总不能指望一个研究军事史的去带兵打仗一样。
在第三次革命时期,你会发现基础学科的收益已经变低,许多应用科学也在变低。只有计算机是朝阳。在社科领域也是,只有金融是朝阳。
在第三次革命时期,你会发现基础学科的收益已经变低,许多应用科学也在变低。只有计算机是朝阳。在社科领域也是,只有金融是朝阳。
(金融与计算机)
总结,在历史上历史就没有那么显赫,随着近代学科的细化,历史变得更加边缘。除了理想主义者,多数人都会用脚去投票。而且从中长期来看,这种现状不会改变。
其实认真看19大报告就会发现未来赚钱的专业与领域在哪。学历史会明白官方文件很重要,这也许是学历史的意义吧。
特约作者:阿狗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杂志好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杂志好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