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多少“圣人”?他们有哪些“历史贡献”?
中国灿若星河的历史中,各个时期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古圣先贤数不胜数、层出不穷。能称得上圣人的有哪些呢?
我们先看看被称为圣人需要什么条件?一般来讲,被称为圣人需要满足四个标准:1、品德高尚,智慧超人;2、学识渊博,佳作传世;3、思想深邃,传播甚广;4、门徒众多,贤者云集;如果依照这四个标准,从古至今也似乎只有孔子才能被称为圣人。
孔子作为中华第一圣,肯定是没有争议的。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孔子的历史贡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和价值体系主宰了中国社会2000多年,从古至今深刻影响着所有中国人。2、孔子及其弟子的学说著作,特别是《论语》,一直是天下读书人最主要的教科书。3、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深刻影响着现在的教育理念。4、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我们民间也有其他称号的圣人,如武圣关羽,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茶圣陆羽,画圣吴道子,兵圣孙武,医圣张仲景,草圣张旭,史圣司马迁。但这些都只是在某一领域有不凡的建树,但他们的学说思想远远不及孔子的万分之一。从历朝历代官方及民间对圣人的敬仰和崇拜来看,也只有关羽勉强能算进第二档。
大家如何呢?欢迎一起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圣人的评判标准出现于春秋时期,是鲁国大夫叔孙豹提出来的,根据《左传》的记载:鲁大夫叔孙豹回答范宣子问什么是死而不朽时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也就是说,想成为圣人,就要做到立德、立功、立言。
按照这个圣人评选的标准,目前,公认的中国古代圣人总共有两个半,这两个分别是:孔子、王阳明;而最后的这“半个圣人”则是晚清名臣曾国藩。
提起孔子,在中国乃至整个华人的世界范围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无人不晓,孔子作为中国传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从春秋时期一直到近代封建社会结束,都被读书人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他一生中收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能称得上“贤人”共有七十二人。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孔子思想理念主张“仁、义、礼、智、信”,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在他去世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把他与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王阳明本名叫王守仁,别号阳明,他之所以能被追认成为像孔子那样的圣人,主要是他创立了一个新的思想学派---阳明心学,他所著《传习录》,也是心学的重要著作。
作为读儒家经典成长起来的文人,王阳明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升级延伸,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贤人和圣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贤人和圣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