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上三位高安谋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上三位高安谋士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曹操的四个本族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官职怎么排?四人地位和受信任程度谁在前谁在后

曹操的四个本族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官职怎么排?四人地位和受信任程度谁在前谁在后

官位最高的是曹仁,官至大司马。但是不论地位、威望还是受信任度,曹仁都在夏侯惇之下。

夏侯惇有勇有谋,官至大将军,是领兵能当元帅,卸甲可做宰相的人才,人品上也是这些宗族将领中最好的。而且,重点来了:夏侯惇是这些本族将领中唯一一位配享太祖(曹操)庙庭的人。也就是说,曹丕(很大程度上也是曹操的意志)已经拿他当自家人,在古代我想不到更高的礼遇了。

那为什么说夏侯惇官职还没曹仁高呢?曹操死后,曹丕第一时间封夏侯惇为大将军,这时的曹丕还没有称帝,按理说“魏王”这个级别,是没有资格封“大将军”这个官职的,但他还是勉强这么做了。不过很快夏侯惇也死了,曹丕称帝,封曹仁为大将军,进而封曹仁为“大司马”,位列三公,“大司马”这个职称的政治意味比大将军更加浓厚,但这时曹丕已经成功篡汉做皇帝了,有这个底气。如果夏侯惇活到这个时候,根本轮不上曹仁。

总结一下排序是:夏侯惇、曹仁、夏侯渊、曹洪(感觉曹洪的地位根本不能跟前几位大佬比……)

在这四人中排名应该是夏侯惇、曹仁、夏侯渊、曹洪。其中前两人是一个级别,后两人是一个级别。

夏侯惇是曹操宗亲。曹氏原姓夏侯,后过继给宦官曹氏,才改姓为曹。从这个意义上说夏侯兄弟与曹操关系最近。

夏侯惇是曹操最为相信的武将。曹操出征大多让夏侯惇守家。夏侯惇在曹操在世时统领亲兵相当于禁军坐曹操护卫。而且可以配剑面曹。曹丕即位后封夏侯惇为大将军。这在武将系列里是最高军衔。

曹仁在曹操众多武将中轮军事指挥才能是数一数二,还在夏侯惇之上。长期在外作为统帅,尤其在赤壁之战后坐镇荆州,先后顶住了周瑜和关羽的北伐。当时曹魏三个方向统帅分别是合肥的张辽,荆州的曹仁、汉中的夏侯渊。其中曹仁方向面临的压力最大。但曹仁很好的完成了荆州方向的防御。巧合的是,夏侯惇病亡后,是曹仁接替了夏侯惇的大将军之职。

夏侯渊和曹洪是第二等级,基本与张辽同等。其中夏侯渊在曹操心目中分量更重些。收张鲁取汉中后曹操留下夏侯渊收汉中充分说明了对这个宗室弟兄们重视。但曹操也很清楚夏侯渊的缺点,就是脾气暴躁易冲动。给他派了张颌做副手,但夏侯渊还是因为冲动被蜀汉击败身亡。曹操闻讯大哭,并不顾劝阻领兵报仇,对夏侯渊的感情当与刘备关羽类似。所以说如果夏侯渊不死,日后必能更进一步,估计有可能在曹仁执掌大司马后接过大将军之位。

这四个人都是曹操的嫡系中的嫡系,亲信中的亲信,很难分出对哪个更信任一点,应该是都一样信任。但在曹操眼里,四个人资历、特点、能力还是有很大差别,故曹操对他们的使用也各不相同。夏侯惇资历最老,主要守大本营,官至大将军,如果晚死几年,也能到大司马,比曹仁略占先。曹仁、夏侯渊可以独当一面,曹仁守襄阳、樊城阻击关羽,官至大司马。夏侯渊守汉中,最终被蜀军斩杀。曹洪能力不足,曹操甚至只是让他名义为主将统兵,实际上却委任曹休,但他曾舍命救曹操。

曹操对四人信任度不分上下,地位夏侯惇高于曹仁高于曹洪高于夏侯渊。从最终的官职看,曹仁(大司马)高于夏侯惇(大将军)高于曹洪(骠骑将军)高于夏侯渊(征西将军),但这里有时间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三位高安谋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三位高安谋士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历史上三位高安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