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聊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聊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聊城素有什么之称聊城素有什么之称
聊城素有江北水城之称,因运河而兴的江北水城,“水”,是聊城的灵魂,也是聊城的魅力所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从东南到西北蜿蜒曲折地贯穿全境,携黄河、徒骇河、马颊河等纵横交错,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才滋养出了钟灵毓秀的风土人文。
如今聊城的“水之韵”还在继续,一条河流串联起古往今来,承载着历史传留下来的风情,只一眼,双眸浸入河面之景,便深深地沉醉其中。聊城的独特韵味,因河而灿烂如花……
聊城市是什么时间建立的
1998年3月,聊城撤地建市;当月26日,聊城举行隆重庆典,庆祝撤地设市。 聊城地区历史悠久.唐虞3代, 聊城属兖州之域。 春秋时期,聊城、茌平、高唐、东阿、阳谷属齐国,莘县、临清属卫国,冠县属晋国。 战国时期,聊城、茌平、东阿、阳谷、高唐仍属齐国,莘县改属魏国,冠县、临清改属赵国。 秦行郡县制,境域均属东郡。 汉承秦制,西汉初曾封王建国,郡国并称。至武帝始设州部,分全国为13个刺史部(州)。是时,聊城、东阿、阳谷、莘县属兖州部东郡,冠县、临清属冀州部魏郡,高唐属青州部平原郡,茌平分属兖州部东郡与青州部平原郡。东汉正式定州、郡、县3级。聊城、东阿、莘县、阳谷、高唐、临清仍属原州郡,茌平改属兖州部济北国,冠县改属司州部阳平郡。 三国袭汉制,境域统属魏地,聊城、茌平属青州部平原郡,莘县、冠县、临清属司州部阳平郡,高唐属冀州部清河郡,阳谷为县王国,东阿仍属兖州部东郡。 晋朝仍为州、郡、县3级制,聊城、高唐、茌平属冀州部平原郡,临清、莘县、冠县属司州部阳平郡,东阿、阳谷属济北国及东平国。 南北朝时期仍承晋制。后魏,聊城、茌平属济州部平原郡,临清、冠县、莘县属济州部济北郡,高唐属济州部南清河郡。齐周,聊城属平原郡,临清、高唐、茌平属清河郡,阳谷、东阿属济州部济北郡,冠县、莘县属司州部阳平郡。 隋初废郡存州,后又废州为郡,聊城、冠县、莘县属魏州武阳郡,临清、高唐、茌平属贝州清河郡,阳谷属济州济北郡,东阿属兖州济北郡.
1997年8月撤地设市,后沿袭至今。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说因春秋时期曾称聊国故名)。明代称东昌府,1912年山东省废府设道,境域为济西道,1914年改为东临道,1949年8月改设聊城专区,1967年改称聊城地区。
聊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温泉之城、双拥模范城,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隶属于山东省。
聊城归山东哪个地区管
山东共有17地市,聊城市就是其一,位于山东西部,京九铁路穿过聊城,下辖1区,1个县级市(临清)6个县,包括武松打虎的阳谷,阿胶之乡东阿,时风集团驻地高唐等,人囗近600万!文化历史悠久!..
归哪个地区管这个问题要看什么时间段!历史上管辖权变迁众多!你提出时间段再探讨好吧!
聊城,属于山东省,位于山东省西部地区,它处于鲁,冀,豫三省交界之处。
52年以前属于平原省,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聊城改属于山东省,67年3月,聊城专员公署更名为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属山东省。78年7月,聊城地区革命委员更名为聊城地区行政公署。97年撤销聊城地区,划归聊城市,聊城市升级为地级市。
聊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温泉之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
邯济铁路与京九铁路是聊城在山东省内的交汇点,是横跨冀豫鲁三省的最大交通物流枢纽。
聊城总面积8715平方千米,下辖一区,一县市,,六县,总人口597.06万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聊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聊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