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墓葬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墓葬历史文化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研究墓葬的意义
研究墓葬可以了解当时的一些历史背景,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风俗,感受当时的经济以及文化的魅力,这也是直接探讨过去历史的主要途径,也可以了解人们的一些丧葬文化习俗。
墓葬研究是以考古出土之墓葬材料为基础,结合文献材料来探讨社会习俗以及宗教行为与观念的一个研究领域。因此墓葬研究与人对死亡及死后世界观有著密切关系。
由于生死之事是每一个社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无论古今社会,一个成员的死亡,常隐含其对整个社会存在的威胁。故生死之事不但具有社会意义,也具有宗教意义。
在古代社会中,由于人的生命一般均相当短促,死亡更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件。人类普遍习俗都会在某个社会成员死后,透过一套丧葬礼制的施行,帮助死者离开生者的社会而进入另一个世界。而我们也可以从生人处理死者和面对死亡的态度窥探此社会宗教信仰的特色。
马王堆的历史意义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
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此外,墓葬中还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以及中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dai)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其中,墓中女尸经病理解剖表明,虽然经历了2100年,但身体个不问和内脏器官仍然相当完整,且临床医学表明死者深浅患多种疾病和病变,这位研究尸体的保存以及古组织学,古病理学,古代疾病史和中国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另外,出图了马王堆帛书、汉墓中的乐器都是中国考古学上的重大发掘。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其中的几件重要文物:
1、2000多年不腐的辛追女尸。重点是不腐的湿尸,皮肤还有弹性,部分关节可活动,而不像世界上大多数尸体是干尸。
2、世界上最轻的丝织品——素纱禅衣。真正的“薄如蝉翼”3、描绘西汉初年楚地信仰的T型帛画。填补了汉代早期织物绘画实例的空白。4、帛书等稀世文献。比如《老子》等传统思想源头性文献(有学者对比帛书《老子》与今本《老子》,发现后者遭后人篡改),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大量医书、驻军地图等等。文字类的文物是最牛逼的,往往能让我们直观的看到当时的文化艺术科技水平,找回散落失佚的重要古典籍。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只占到整个发展历史的很小一部分,考古挖掘的意义在于,能够从遗物中补全对过去历史文化科技的理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墓葬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墓葬历史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