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家乡春节有什么儿童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家乡春节有什么儿童习俗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串门走亲给小孩子红包有讲究,不同地方的红包应该给多少
这个我觉得随意就好,有心就好,不要去攀比,有钱人多给,没钱人少给,按自己能力而行,其实送红包就是个乐趣,气氛,没必要为过个年增加压力,我们这一般给小孩50到100,一般不会超过500,个人觉得超过500就不是红包了!
这个给孩子的红包是不一样的,地理位置的不同,亲疏远近也的不同,辈份的不同,所包的红包就不同。我们这里一般的是50-100元的红包。当然也看自己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直系亲属是不议论这些的。经济条件好的,给侄儿,外甥的红包就不一定是多少了,为了不伤害兄弟姐妹的自尊,这是一种变相的馈赠。通常是孩子父母在场的情况才给红包,然后说怕孩子丢了,先交给父母保管起来。大家都心知肚明,皆大欢喜。旁系的就50元的红包就可以了,孩子吗,钱给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有的人不管这些,搞攀比,没意义,过来过去还不是自家的,搞不懂为什么?都说脸面问题,也对,你家孩子收了人家一百,你给人家孩五十,显然不妥,可你来来回回这样就妥了吗?这股风气很不好,人们应该自发的抵制。过年发红包就是图个吉利,顺便联系一下感情。超出界限就不好了。十里风俗不一样,其它地方的我就不知道了。其实我一直都不过问这些事的,都是我老婆自个闹,这些也是听他们闲说出来的,心里有这个影像。
过年给孩子红包 是很有讲究的,红包大小,其实是看背后孩子的家长给。如果是兄弟姐妹的孩子可以一视同仁,都给一样多。因为他们是近亲可能常在一起玩耍,孩子们收到红包也会互相看看,所以,为了避免大人对你有不公正的看法,你一定要对自己亲兄弟姐妹家的孩子都给一样大小的红包,至于具体数额就看自己的经济状况,可多可少,其实也不用多,别拉下哪一个,主要是让孩子们高兴就好。另一种红包是送给和自己同事领导朋友家的孩子的,这可有讲究了。就是前面提到的红包的大小一定和背后的家长有关联,平时不好请客送礼,借此机会过年给孩子红包就算送礼了。这就是我们这里送红包的讲究,我个人也是这样做的。
家乡有个风俗,正月初一穿新鞋,寓意穿新鞋踩小人,你们那也有这个风俗吗
老家是有穿新鞋踩小人一说。
本人是黑龙江人,虽漂泊在外十数年,但思乡之情从未消减。小的时候,每逢过年不论是在爷爷奶奶身边还是在父母身边,都要给做一身新衣服,买一双新鞋(或者是手工做的)。当时并不知有踩小人的寓意。到年龄稍长,看到别人家大人过年穿的新鞋底上写着(小人)二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偷偷回家问父亲,告诉我说是踩小人的意思。当时还感觉很好笑,因为我父母从来不对我们说什么鬼神一类的话,他们也不相信怪力乱神之类的,所以这些事对我和弟弟妹妹们影响都非常小。
不过现在想来,踩小人,虽说很好笑,可也是人们渴望新的一年有一个光明的前景,希望事事顺心,没有居心叵测的小人作祟,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就如家家过年都要贴春联,祝福新年一样。
从这踩小人也让我们想到,小人可恶之极,让人讨厌到虽说过年了,人人高高兴兴的时候,都不会忘记关照他们。在我们平常人身边的小人,多是一些不按常理出牌,为自己的蝇头小利,丧失道德底线,甚或是不为自己的利益,只是看不得别人好的人,做出事来是无所不用其极,全无底线意识。相信我们人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人。而纵观历史,居庙堂之上,身居显位,而心术不正的,也是不乏其人。这样的人,为害之深,严重的会让忠臣殒命,帝王失聪,甚至政权崩塌。如赵高、竖刁之辈。
话说回来,我们都厌恶小人,都要远离小人,踩小人,可是,也许我们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小人的影子。比如说,在遇到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想,会怎么做?这时,往往就会在道德与利益之间向利益倾斜,在遇到小群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往往会向小群体倾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一半是神,一半是魔鬼的意思。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思考,踩小人或许有更加积极的意义。那就是说,“小人”是与我们每个人伴生的,我们都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都不是纯粹的人,都不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在涉及到个人利益或者小群体利益的时候,这“小人”随时可能跳出来作怪。我们的思维中要时刻警惕,时刻提醒自己,踩住“小人”,不许他冒头!
再就是我们都会是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在身体力行影响孩子的时候,多给他们正能量的传递,不要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小人”。
让我们都来传递正能量,一起踩小人。
大年初一在农历意味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辞旧迎新,这个习俗现在我们老家一直保持着!比如小孩子的新衣服,鞋子,袜子,帽子,围巾等都是大年三十晚父母从立柜拿出来准备好的,甚至有的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穿了!
我们这里有这个习俗,不过现在的鞋子都是买来的,鞋子里边就有字“踩小人”。而且我们这里初五还要包饺子吃,寓意“捏小人嘴”,一般是边包饺子边自言自语“捏小人捏小人”。
我的家乡在北方,过去过年时,至少要给孩子换双新鞋,并没有踩小人的意思 。七十年代后期,有的人家大人孩子鞋都穿不上,也就更谈不上换新和踩小人了。我同学家孩子多,有一年他家三弟一冬天穿母亲劳保发的雨靴过冬,里面塞上棉花和玉米皮,现在哪家换双鞋都不是问题了。
你们那拜年有给小孩封红包的习俗吗?一般多少起步呢
谢谢邀请,
初几的时候总会有人来上门拜访,但是呢,我们总会满腔热血的接待,给小孩拿红包的时候总会好的焦头烂额,给多少人民币便成了难题,给少了觉得不好意思,给多了自己又没有,所以没到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小孩发红包我会给统一的金额,而不是说给这个小孩200元,给那个小孩100元,如果别人知道了,以为你有偏心的理论,我觉得给150刚好,不多不少,家长发现了也会只拿那100块,还有五十就会给小孩,毕竟大过年的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小孩没有零花钱呢。
但是呢,毕竟也要跟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因为这个时候就应该量力而行,
我们这里过年有给小孩发红包习俗,我们称为给小孩押岁钱。押岁钱多少没有标准,视家庭条件可多可少。现在一般家里父母、爷爷奶奶不少于500元左右,亲朋好友200元左右。
为什么过年孩子们都要穿新衣?还有哪些过年习俗
穿新衣的由来是是始于南北朝时期长游悉正衣冠,在宋朝发展为过年习俗,意味除旧迎新,用新的事物去迎接新的一年,在大年初一这天,穿上新衣服来年开个好兆头。
而古代是农耕文明,一年地主才发薪金,也只有过年才有钱买衣服,这也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过年意味着辞旧迎新,穿新衣服代表着一种喜气,让家庭显得更加有福气,幸福满满,给每个人能带来好的兆头,好运气,互相祝贺,更能体现出浓浓的年味,快快乐乐过大年年。
过年老家还有备年货、打扫卫生,增添碗筷,大年三十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晚,大年初一大拜年、发红包,大年初二走亲访友,大年初三看秧歌等等,各地的习俗都不一样,四处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过年给小孩穿新衣服己是过去的事了。现在还有那个小孩穿破衣服,补丁衣服?沒有了!一年四季都新衣服了。至于过去过年小孩穿新衣服,也是年俗的一部分吧。因为过年都求个新!过新年,穿新衣。首先在身上体现一个新!新是一年的开始!新是是忘掉旧年的“倒霉”,来求一个好的兆头,希望新的一年,生意兴隆,五谷丰登,金榜提名,人丁兴旺......。这就是我对为什么过年小孩穿新衣的答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乡春节有什么儿童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乡春节有什么儿童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