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兰草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兰草历史文化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 古代最早的兰花
  • 兰花的历史
  • 墨兰历史
  • 古代最早的兰花

    最早有关兰花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600-1000 年我国出版的《诗经》中记载的“鹝”,经学者考证即今天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

    有关兰科植物药用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当时兰科的石斛、赤箭(天麻)和白芨已被用作治病的药物;南朝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提到“石斛生六安山谷水傍”,这应该是有关兰科植物生境的最早记载

    兰花的历史

    兰花是我国人民最喜爱、最悠久的传统名花之一,在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揭示了兰花早在7000年前,就和远古时代图腾文化溶为一体,伴随着中华民族,历经七千年的风风雨雨,从远古一直走到如今。随着历史的推进,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的高尚品格和幽香高洁的神韵,历代文人墨客、有识之士,无不为之仰慕。古往今来,一直被誉为“香祖”、“王者香”、“国香”、“天下第一香”。

    千百年来,兰花文化成为华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万种花卉中最能寄托人类文明意念的花,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保存的大量的兰辞、兰赋、兰章、兰画,就足已形成了独特的兰文化。兰花所表现的形态美、色彩美、芳香美,还有自古被人们称颂的品性美、神韵美、气质美,以其高洁、清雅、幽香而令国人情有独钟。

    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 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 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在 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但有关孔子时代对兰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春秋时代的卫国在河南北部( 今滑县一带),鲁国在山东,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东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兰花 。因此他所说的芝兰实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泽兰。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认为孔子说的 芝兰生幽谷是对当时兰花生态环境十分贴切的描述,而且当时的气候比今天温暖,河南 一带还生长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兰花分布。因此,孔子当时路经深林幽谷时见到兰 花独茂并不稀奇,他所说的芝兰实为当今所称的兰花.。

    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 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 《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 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墨兰历史

    墨兰的发展与流转大抵分为四个时期。

    墨兰的“1”时代,也就是第一时期,是清中期以前,此时是墨兰栽培赏玩的滥觞期。这个时期墨兰多只在墨兰区中的少数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中栽培赏玩,传播未广,但已被认为是高雅之花,其文化内涵已被溶入中华丰厚的兰文化之中。

    墨兰的“2”时代,即发展的第二时期,为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这一段为墨兰栽培赏玩的初盛期。据《岭海兰言》载,当时可举出的兰国,如“大良澹同,以艺兰著名,盆至盈千,种几满百,罗尚书之别墅也”,“四会苏圃,姜桂之园,兰花最盛”;

    墨兰的“3”时代,即第三时期,为民国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墨兰栽培赏玩在中国大陆的部分失传和在中国台湾省的勃兴期。

    墨兰的“4”时代,为20世纪70年代后。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大陆出现了墨兰的全方位发展期。

    经济的繁荣,使各种健康的国粹有了长足发展的机会,墨兰又开始在其栽培历史悠久的珠江三角洲顺德、南海各地再度兴盛起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兰草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兰草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古代最早的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