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绥中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绥中历史文化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 葫芦岛绥中十大特产
  • 为啥绥中不划归河北省
  • 绥中是哪个省那个地区
  • 辽宁绥中沉船是哪个朝代的
  • 葫芦岛绥中十大特产

    葫芦岛绥中的十大特产包括:绥中葫芦、绥中鸡、绥中梨、绥中胡萝卜、绥中芹菜、绥中大米、绥中山核桃、绥中石斛、绥中苹果、绥中镇江肴肉。其中,绥中葫芦是非常有名的,它的种植历史悠久,形状像葫芦一样,很受人们的喜爱;绥中鸡则因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而备受推崇;绥中胡萝卜、绥中芹菜等蔬菜类特产也因为品质优良而被广泛认可。这些特产为绥中带来了极高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为啥绥中不划归河北省

    回答如下:据了解,绥中是辽宁省葫芦岛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与河北省没有直接的行政边界接壤。因此,将绥中划归河北省并不符合行政区划的规定和实际情况。同时,绥中地理位置也更加靠近辽宁省的其他地区,与河北省之间的交通、经济联系等方面也不如与辽宁省的联系紧密。

    您好,据了解,历史上,辽宁省的边界曾多次调整,其中就包括了绥中县。在1954年,中国政府对全国行政区划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将绥中县从沈阳市调整到了辽宁省的葫芦岛市。至今,绥中县一直属于辽宁省管辖范围,而河北省与辽宁省之间的边界也没有发生过调整。因此,绥中县不可能划归河北省。

    绥中是哪个省那个地区

    辽宁省葫芦岛市

    绥中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小城,曾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绥中县地处辽宁省最西部,是辽宁西大门,素有“关外第一县”之称,如今已拥有百余年的历史。

    辽宁绥中沉船是哪个朝代的

    1991年7月,有几名渔民在三道岗捕鱼时,意外打捞出一批古代的瓷器。渔民向绥中县文物管理所报告,经过初步鉴定,该管理所认为这是元代的文物。

    绥中历史文化博物馆 - 华夏历史

    一条满载着货物的平底沙船在一个喜庆、吉利的日子里,从当时非常热闹的南渤海大港直沽港口顺利起航了。这条船有20来米长,除了机舱、库房和船工们的生活舱外,其它的五个舱房都被货物装装得满满的。这些货物绝大部分都是来自磁州彭城窑的瓷器,还有一些实用的铁器用具。船长是个非常有经验的人,选择位于南渤海沿岸的大港直沽港进货装船,是他反复思考的结果。磁州的彭城窑地处滏阳河的上游,直接从那里进货是可以商谈个好的价钱。但是,滏阳河的河道非常狭窄,尤其是南开河村的急转弯那里,已经使好几艘体积小于他们的平底沙船颠覆河底,超过20米的大船就更不能去冒这样的风险了。能挑选到的这批瓷器令老板十分得意。虽然这单货物中的罐、盆、碗、碟、梅瓶等都是老百姓生活的日常用品,但也有磁州窑中的精品。最具特色的是龙凤罐和戏婴罐,还有清雅秀丽的鱼藻纹的面盆。这几样货品不仅有着实用价值,同时也富有装饰性,摆放在屋中不失为一种风雅。船长心中自然清楚,这一单生意,他们跑的是国内航线。由直沽港进货,沿着海岸线航行,进入渤海,然后将货物运送到东北等地。近年来,南方瓷器在北方的销路都非常的不错,尤其是磁州窑这样远近闻名的民窑瓷器,它们物美价廉,都已经得到北方百姓的欢喜和认可。此次选购的铁器用具数量不多。主要是先拿一批,看看销路怎么样。并没有指望在这次能发很多大的财。出海后的天气都非常好,船员们的心情也像这碧海蓝天一样万里无云很是开心。当航船进入渤海沿岸时,天气骤变。最先感到危险的是船长。这个时候天然季风和海流消失了,慢慢的越来越狂躁的风和浪越来越大了。船长发现只是在刹那间,风浪和海流的强度就已经完全抵消了人和机械对船只的控制力。航船像脱缰的马,任由风和海浪牵引着缰绳,把它拉出了原来的航线。船工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收起桅杆上的帆。船上的忙乱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就在这控制与反控制的搏斗中,船咯噔一下定在了海上,纹丝不动。当被这突如其来的立定摔倒的人们爬起来、意识到是一次触滩时,船已经在风浪中开始翻倾。船员们还来不及呼叫,也来不及抛下船中沉重的货物来进行自救,船就像小孩子的玩具一样在大海的波涛中快速地消失不见了,只留下些许淡淡的呻吟和绝望的声音。这里就叫作三道岗。它因为水下有着三道高高的沙岗而得名,三道岗中两个沙脊间深达12米的海沟,不幸成为这艘元代沉船长眠七百年的墓地。

    大量的发掘工作是从1994年开始的出水各类瓷器、铁器标本189件除水下考古必做的各项准备工作之外,他们收获的,可以看得到的物质标本是613件。其中不乏令学界称道的绘有婴戏图的白釉黑花罐、龙凤罐、梅瓶、鱼藻盆等。而且大多都不是孤品。这些在水下抛洒了七百年的文物,顶着夏日的辉煌,在考古队员的手中,重新走入它们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咂摸的大千世界,并且一问世就获得了人们的青睐。

    我是中国水下考古队员,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下面是我写的文章,大家可以查阅。[呲牙][作揖]


    中国水下考古开山之作——1992年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

    每一条沉船都有着自己的命运与归宿,走出沙洲的绥中三道岗沉船,正等待再次崭露头角

    1992年夏季,在辽宁绥中这一海域,最适合水下考古海上作业的季节来到了。中国水下考古人在发现这艘沉船后不到一年时间里,调集人马,精心准备,开始了对三道岗沉船遗址的第一次正式水下考古调查工作。

    这年的工作计划里,主要有沉船遗址有关的背景资料的调查工作、沉船遗址的遥感搜寻与精确定位工作、水下调查工作和初步的二维勘测工作,再加上沉船遗址表面遗物的采集工作。

    当时的工作是从全国范围内召集为数不多的水下考古队员集中到这个项目中。队员们首先是考察了绥中县文物管理所,认真学习了该所在去年征集、收藏的沉船海域打捞的出水文物,在这个基础上,对这一批文物进行分类、记录、绘图等相关工作。接下来在绥中县有关部门了解了当地的古代历史与人文活动情况。还特别调查走访了有关的海洋水文观测站,获得了三道岗附近的团山观测站海洋物理(海风、海流、海潮、海浪)、化学(海水成分、海洋污损等)状况的资料。所有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为正式开展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工作与学术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背景材料。

    我们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正式开始后,为了获得准确的沉船位置,水下考古队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方法,即当时的高科技手段遥感探测与潜水员水下探摸相结合的途径,在逺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上海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的技术支持下,成功地实施了三道岗海域两平方公里的精细遥感探测和定位。主要运用了旁侧声呐、磁力仪和浅地层剖面仪对海底进行扫测。共计发现5个异常点位,潜水员下水逐一确认每一个点位的海底埋藏情况。

    最终,水下考古队员在其中一处异常点位发现瓷器和大型沉积物,其周围也散落着不少黑釉瓷器和白釉褐花瓷器。中国水下考古工作队最终将这一点位确定为沉船遗址所在地。

    紧接着,水下考古队开始对这一点位进行深入调查。首先是设置了测量基线,使用二维测量法对遗物的分布范围做了初步的平面测绘。对散落的瓷器进行随机的表面采集,共采集黑釉、白釉、白釉褐花瓷器(片)47件。

    在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告一段落后,为了进一步证实出水瓷器的年代和产地,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邀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邯郸市文物研究所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于1992年8月8日对这批文物进行了正式鉴定。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它们是河北磁县元代磁州窑系的产品。

    辽宁绥中三道岗沉船的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将为宋元时期磁州窑生产和销售情况、北方海上交通史、造船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

    1992年,中国水下考古工作队的第一次调查工作,确定了辽宁绥中三道岗沉船的遗址性质和精确位置,为今后历年的水下考古工作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此后几年的水下考古工作都是依据这一年度的经纬度坐标,使用GPS定位寻找、抛设浮标。

    1992年9月初,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在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时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的俞伟超教授向国内外公布了绥中元代沉船水下考古勘察的初步成果,宣告这是我国水下考古队伍第一次进行的较大规模的调查发掘工作,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进入了独立开展工作的新阶段。

    文章链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绥中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绥中历史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绥中历史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