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锦城四哥讲历史人物吴三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锦城四哥讲历史人物吴三桂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 袁崇焕那么强大的部队,为啥没有灭掉后金
  • 袁崇焕那么强大的部队,为啥没有灭掉后金

    袁崇焕这个人,既不是卖国求荣的汉奸,也未必就是能拯救明朝的民族英雄,准确来说,他是一位有争议的民族英雄。

    锦城四哥讲历史人物吴三桂的故事 - 华夏历史

    具体说来,袁崇焕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宁远大捷,而他采用的作战方针就是坚壁清野。但,宁远大捷这场战役的胜利除了有后方毛文龙的牵制外,更重要的是袁崇焕的老师孙承宗给他送来了祖大寿、满贵、赵帅教等一干猛人,还有各种火器、红衣大炮等先进武器。

    而等到崇祯上位后很是赞赏袁崇焕,给了他明朝立国以来最大的官:蓟辽督师!而袁崇焕在第一次平台召对时就把牛皮吹破了:五年之内可平辽。比对历史,这事不现实的,辽东当时是什么情形?能够固守现有的地盘就烧高香了,所以当时袁崇焕的好友问过他如何平辽,袁崇焕却说:“聊慰上意”,意思是我只是安慰一下皇上他老人家……很是忽悠了崇祯一把。崇祯老板却是个很认真的人,好,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连崇祯自己的私房钱都拿出来给了他,手下人选袁崇焕可自已任命,但有一点,说好五年平辽就是五年平辽,平不了?哼哼!

    袁崇焕上任以后做了什么?第一件事就是干掉了皮岛总兵毛文龙,袁崇焕什么级别?他凭什么杀死毛文龙?崇祯得知这一消息很是震惊,但到最后竟然嘉奖了袁崇焕。而平辽一事呢,一年啥事没干不说,还让皇太极直接干到了北京城下,更奇葩的是,袁崇焕和皇太极几乎是一前一后一起来的,怎么看都像是袁崇焕把皇太极给引来的。

    其实袁崇焕的本意我们知道:坚壁清野。但这里是北京!在京城下玩坚壁清野?脑袋秀逗了吧!更让人无语的是袁崇焕竟然申请入城休整!真是没救了,明朝规定在外军队无诏不得回京,袁崇焕此时在北京城下列兵已经等同谋反了,还要入城休整,崇祯当然果断拒绝了。袁崇焕做的这一切都被崇祯记下了,待打退皇太极后紧接着就干掉了袁崇焕。

    至此,我们大概了解了,袁崇焕的军事水平并没有多么卓越,而他的政治水平更是一声叹息。那么,为什么袁崇焕会成为民族英雄呢?大清入关时的口号就是为崇祯报仇,因为清朝很是同情崇祯的,据说顺治后来还在崇祯坟前很是哭了一把,还认了兄弟。当然,这只是清朝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等到后来,日子稳定了,越寻思就越不对劲了,崇祯皇帝那么好那为什么要大清来统治汉人呢?但哭也哭了,兄弟也认了,再要抹黑崇祯也不是那么回事了。于是,袁崇焕被拉出来了,清朝到处鼓吹袁崇焕的能力,放大袁崇焕功劳,袁崇焕是如何如何的伟大,崇祯是如何如何的昏庸,若袁崇焕在明朝的前途将会如何如何的光明。到最后昏庸的崇祯残忍杀害的伟大的民族英雄袁崇焕!齐活了!

    仅此而已。

    我是历史爱好者涤尘索金,很荣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大家更多的交流。

    《明史·袁崇焕传》:七月,崇焕入都,先奏陈兵事,帝召见平台,慰劳甚至,咨以方略。对曰:“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

    上文是袁崇焕在崇祯皇帝朱由检平台召对时的答复,袁崇焕向初登地位、野心勃勃的朱由检许下的五年复辽的承诺。在朱由校的全力支持下,袁崇焕重整辽军,构筑了著名的关宁锦防线,但是如果想要彻底击败后金,夺回丢失的土地,单单凭借袁崇焕手中的辽军是无法做到的,原因如下:

    重新打造辽军

    袁崇焕对于关外的情况非常清楚,他认识到内地的兵马在关外不善战、不敢战,每次战斗打响之后稍有挫折便四处奔逃,这样的军队无法完成坚守关外的任务。

    关外地区长年累月得战斗,使得关外地区出现大量的流民,他们长期生活于战火之中,性格变得更加坚韧、果敢。

    袁崇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军事方针,开始对驻守关外的军队进行改革,裁撤老弱病残,在辽人中挑选精装青年予以补充,最终形成了规模达10万左右的军团。为激发他们的斗志,袁崇焕将他们的切身利益与他们坚守的土地相联系,从而形成了一支强悍的新辽军。

    为进一步加上军队的野战能力,袁崇焕集中自己所能调配的所有资源,组建了一直规模在万人的重装骑兵部队,这也是明末唯一一支能与后金骑兵正面较量的军队。

    这十一万左右的军队就是袁崇焕全部的家底,这支重新打造的辽军军队战斗意志坚定,在关外的战场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让后金军队多次尝到苦头。

    无法消灭后金

    其实在萨尔浒之战后,大明与后金的攻守态势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战争的主动权已经被后金所掌握。

    袁崇焕在皇帝朱由检的支持下,倾全国之力打造出一支全新的辽军,但是仅仅依靠这支部队就彻底消灭后金,无异于痴人说梦。

    一是袁崇焕的军事方针

    《明史·袁崇焕传》:守为正著,战为奇著。

    作为明朝在关外的最高指挥官,袁崇焕虽然向崇祯皇帝许诺五年复辽,但是实际上袁崇焕这是在吹牛,是为了给年轻的皇帝提升信心。

    袁崇焕在关外采取的是筑城坚守、逐步蚕食的策略,他在关外构筑起一条严密的防线,逐步压缩后金的生存空间。从长远角度看这个方案确实可行,但其背后需要是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

    后金的领导人皇太极很快找到了破解之策,防线是死的,人是活的,皇太子绕道喜峰口,直接进攻明朝的都城北京,使得袁崇焕的防线不攻自破。

    二是党争不断

    明朝是一个文人当家做主的朝代,文官集团多次向皇权发起挑战,党政是明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朝末年,东林党和阉党之间相互倾轧,导致朝堂内部一片混乱。对于关外的直接影响就是针对后金的方略随着最高指挥官的更换不断改变,后金借机逐步做大做强。

    三是农民起义

    明朝末年灾荒不断,鼠疫横行,没有吃喝的底层老百姓最终选择揭竿而起,在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虽然明朝政府不断派出军队予以征剿,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按下葫芦浮起瓢”,农民军的问题怎么剿都不能彻底根除。

    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少数民族的入侵,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根本就是在疲于应付,走向衰亡是时间问题。

    笔者总结

    不可否认,袁崇焕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大明王朝建立起一直强大的边军,但是从北京保卫战的表现来看,寄希望于这支军队彻底消灭后金是不现实得想法,后金骑兵的野战能力毋庸置疑。

    对于已经起势的后金政权,大明王朝需要的时间,“攘外必先安内”,崇祯皇帝首先必须要以雷霆手段对朝堂进行清洗,消除党争之祸,从而统一国家领导层的思想。其次多措并举的解决农民起义问题,为消灭后金打造出一个稳定的后方。最后集中全国之力给予后金以毁灭性的打击。唯有如此,方能消除外患,延续大明王朝的统治。

    插图均来源于网络

    袁崇焕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在明朝末期。但是光靠一个将领一支军队完成收复失地或者歼灭整个女真部族来说可以说比登天还难。

    明朝的最终失败更多的原因是内部的问题。很多人都认为明朝的覆灭始于万历而始终于崇祯。

    万历多年的懒政造成君臣之间离心离德,更造成军事力量和制度的缺失,抗倭时期的力量及最终结果的对比完全说明一切。军事力量虽然在数量上占明显优势,但非正常的军事制度却造成吃惊的结果,数量的优势起不来多大作用。而这样的情况持续到南明抗清。而结果不言而喻。

    感谢邀请。

    其实从真实的历史来看,袁崇焕所谓强大的军队,更多的来自于孙承宗。

    明史对孙承宗的评价,说孙承宗虽然并不擅长进攻,但是如果能够专心的任用他总督关外,至少能够保证关外防守稳固。

    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

    总体来说,孙承宗在整个大明王朝对关外彻底失去信心的时候,带领人马来到关外做了这么几件事:

  • 制定防守反击的基调。万历年间,熊亭弼和王化贞互相使绊子,结果导致明朝军队在关外一溃千里,退守山海关。这时候孙承宗纵览全局,为万历出了这样的策略:因列上抚西部、恤辽民、简京军、增永平大帅、修蓟镇亭障、开京东屯田数策,帝褒纳焉。皇帝很高兴,因为他自己就住在北京城呀,万一清朝军队一鼓作气打到北京城下,那么自己不就岌岌可危么。等到孙承宗主动承担重任,前往关外巡边之后,更是为关外的局势制定了“御敌于关外”的策略。他先后组织加固了宁远城,恢复锦州、大小凌河、松、杏、右屯诸要害,让关外形式完成一次扭转,为明朝关外拓地二百里,让山海关后的北京城也有了安全感。

  • 练兵。在孙承宗来到关外之前,先后有杨稿、王世贞、熊亭弼、袁应泰等多人经手,但是这些人要么互相掣肘,要么只想安稳的躲在山海关后,更有与清军决战,一接即溃,连夜奔行跑回山海关,将关外几百里的江山拱手相让不说,还把辛苦修筑的防守城镇给一把火烧掉。孙承宗到了之后,励精图治,裁汰蝾螈,严肃军纪。明史记载“是时,关上兵名七万,顾无纪律,冒饷多。承宗大阅,汰逃将数百人,遣还河南、真定疲兵万余,以之甲所救难民七千发前屯为兵。”经过初步筛选之后的兵将明显比之前关外兵将好了太多,只不过这个时候还不能凸显出什么,士兵也是要经过系统的训练,经过一场又一场战斗来洗礼的。而直到袁崇焕带领宁远城兵将完成对满清狙击后才得到重视,在此之前,大明王朝已经完全失去了与大清骑兵对抗的勇气。

  • 选将。在明朝,当边境上的武将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一个是武将空缺多,一个是动不动打仗容易出。这样一来,难免总有一些人在时机好的时候派遣心腹前去“镀金”。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便是魏忠贤了。这位“九千岁”在孙承宗的前任们主掌关外时便已经安插了不少人手进去混功劳了。其他时候都还好,但是到了孙承宗这里硬是不再有这样的机会。在孙承宗的“铁腕”之下,先后选拔出马世龙、袁崇焕、满桂、祖大寿等一众抗清将领。事实证明,这些人都是明朝最后的脊梁骨,能够独当一面,并且带出来一批强兵拱卫关外。

  • 潜移默化更改过去文官武将互相掣肘的局势。孙承宗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话:“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以将用兵,而以文官招练;以将临阵,而以文官指发;以武略备边,而日增置文官于幕;以边任经、抚,而日问战守于朝;此极弊也。”什么意思,文官练兵,让武将带着这些兵打仗,然后又让文官在后边监督指挥。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因为武将自己不练兵,自己不能按照当前军情调整。而孙承宗看到了这个问题,“承宗患主款者挠己权,言督师、总督可勿兼设,请罢己,不可,则弗推总督。并请以辽抚移驻宁远。帝命止总督推。”减少文官和相同阶位官员的设置,增加武将,增加边兵兵饷,让这支孤悬关外的大军正逐步走向正轨。

  • 可惜孙承宗的做法毕竟得罪了众多的人,虽然他很得皇帝的信任,但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个人说的时候没什么,两个人三个人,甚至更多人说的时候,即便皇帝也得犹豫一下了。孙承宗最终自觉地三番五次上书辞职。

    袁崇焕的兵够强大么?说实话很强,但是不足以消灭后金。

    袁崇焕的崛起,在于孤军守护宁远城以及之后的宁锦大捷。孙承宗免职之后,高第接替,而后金政权打听到消息后汇聚13万大军大举攻打山海关外。而高第一纸命令放弃了关外,带领大军退回山海关。关外几百里地只剩下了宁远城和袁崇焕带领下的不足两万军队。但是袁崇焕成功带领部下挡住了努尔哈赤的进攻,并且击退了后金军,保住了关外,但是部队死伤也很惨重,连满桂等将领也都受伤不轻。在此之后袁崇焕所部已经失去了继续追击敌人的能力,导致撤退的后金军洗劫并屠杀了觉华岛一万多名军民。所以,袁崇焕的缺点非常显著,试列举一二。

  • 袁崇焕缺乏孙承宗的战略眼光和整体部署。孙承宗到任,不但要整饬关外陆军,收拾兵器物资,而且还结好毛文龙,委以重任,另一方面上书明政府,编练海军,从海上用大炮等武器约束后金军的攻击。宁远大捷被灭掉的觉华岛军民其实就是其中的一支水军部队,而已,所以面对后金军的攻打,就好像赤手空拳面对持刀土匪。而袁崇焕的注意力始终还是在宁远城上,即便上面让他救援觉华岛,他也依然按兵不动。在后来的宁锦大捷中这一点表现更是突出,他带兵把守宁远城,甚至只派遣四千骑兵前去救援被围困在大凌河的找帅教,导致赵帅教阵亡。

  • 袁崇焕所谓的对阵后金,其实只是“依托坚城,辅以西洋大炮”而已。这种打法依然是一种防守战。不论是宁远大战还是宁锦大捷,都是以已经修建好的坚城为依托。甚至到了后来后金军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也一直只是尾随在后金军屁股后面,不敢正面对决,甚至向皇帝提出“进驻北京城”的要求。这跟明朝军队变革有很大关系:明朝中后期越来越重视热武器,制造和引进各种大炮,还有多管连发的枪械。这样的一支没有完全演化到位的“准现代”化军队,依然不是骑兵部队的对手。

  • 袁崇焕此时的军队实力依然还不咋地。宁远大战时袁崇焕只带领了一万多人的部队,到了宁锦大战时期,也不过区区六万。光是这六万人马就让明朝的税收负担大增,朝臣直嚷嚷受不了了。而想要继续增加关外士兵和城防,则举步维艰。另外,袁崇焕军队战斗力是不差,但是依然难以正面抗衡后金军队。宁远大战时,满桂率领大军出城战斗,结果死伤累累,连满桂自己都受了伤。北京城下之战,满桂阵亡,袁崇焕则早早被抓进了监狱。袁崇焕手下的祖大寿等之后更是害怕而逃跑。全靠孙承宗又一次出山收拾残局。

  • 袁崇焕所部不可谓不强大,但是完全不具备消灭后金的实力。或者由他稳步发展一段时间,也不过是在山海关外增加几座城防而已。但是逐渐发展的后金也在消除自己的不利局面,先是消灭觉华岛海军,然后平定朝鲜,接着又联合蒙古部落,行成跨越辽左的局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锦城四哥讲历史人物吴三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锦城四哥讲历史人物吴三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锦城四哥讲历史人物吴三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