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历史文化天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历史文化天坛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北京天坛的历史来历,风景特点

北京天坛是明清两代帝师祭天、祈谷丰收的地点,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天文观测院,也是中国古代丰收祈年(祈求丰收)活动的重要场所。
天坛有纪念碑林、圜丘坛、皇乾殿、神乐署等景点,其中圜丘坛是天坛的核心,呈现出具有浓郁的中国古代天文和哲学思想的圆形建筑群。
北京天坛风景特点是具有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建筑精美,环境清幽,让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这里还是拍照打卡的热门景点之一,是众多游客前往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天坛公园始建于明永乐18年,仿照南京形势建制的天坛公园,北京天坛公园位于北京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他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庞大的建筑装饰,让人们流连忘返,而且公园的景色非常美,有天坛,回音壁,还有大量的古柏林,天坛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 AAA级旅游景区

天坛公园(Temple of Heaven),原名“天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总面积273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民国七年(1918年)1月1日,辟为天坛公园,对外开放[3-5]。

天坛公园由两道坛墙环绕,被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主要由春季祈祷丰年的“祈谷坛”,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坛”,皇帝祭祀前居住的斋宫、演习祭祀礼乐的神乐署四大古建筑群组成;祈谷坛中的祈年殿是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天坛公园外坛种植有大量古柏林[3]。

历史来历:

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

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

风景特点: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

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外壝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坛东部有七星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文化天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文化天坛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北京天坛的历史来历,风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