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朱家角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朱家角历史文化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黄浦江历史
黄浦江是上海的地标河流,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成浦西和浦东。黄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桥接纳吴淞江(苏州河)后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汇入东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
黄浦江全长约113公里,河宽300至770米。黄浦江始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淀山湖接纳了上游太湖流域的众多来水。“浦”是古吴语中河的意思,一般多指人工河。黄浦江下游曾被称为黄歇浦和春申江,有说法认为是因为上海曾为战国楚春申君黄歇的封地。
黄浦两岸荟萃了上海城市景观的精华。黄浦江上已建成多条江底汽车隧道和大桥。黄浦江是兼有饮用水源、航运、排洪排涝、渔业、旅游等价值的多功能河流。
朱家角古镇有多长的历史
朱家角镇在宋元期间形成小集镇,名朱家村。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因水运交通便利,商业日盛,朱家角逐成大镇。朱家村改名为珠街阁,又名珠里、珠溪,俗称角里。1949年建国后,成立苏南行政公署松江专区青浦县朱家角市,下辖沈港、万龙、葑沃、薛间四乡及朱家角镇。原属昆山县的东井亭、中井亭、西井亭三条街划归朱家角镇。
朱家镇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便捷的水路交通,商贸云集,往来不绝,曾以标布业著称江南,号称"衣被天下",成为江南巨镇。明末清初,朱家角米业突起,带动了百业兴旺,"长街三里,店铺千家",老店名店标立,南北百货,各业齐全,乡脚遍及江浙两省百里之外,遂又有"三泾(朱泾、枫泾、泗泾)不如一角(朱家角)"之说。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朱家角古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之韵味。其紧靠淀山湖风景区,素有“上海威尼斯”及“沪郊好莱坞”之美誉。
由于地处江、浙、沪交界处,又为青浦、昆山、松江、吴江、嘉善五区(市)毗邻之中心,所以,朱家角也是历来江、浙、沪两省一市重要集镇之一,被称为“上海第一大镇”。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后来在宋、元时形成集市,名为朱家村。
在明万历年间其由村变镇,名为珠街阁,又称珠溪。其当时以布业著称于江南,号称“衣被天下”,以此成为了江南巨镇。
之后,大概在明末清初,这里的米业又得盛世。随后这里便是“长街三里,店铺千家”,老店名店林立,南北百货,各业齐全。
清嘉庆年间编纂的《珠里小志》记载:珠里定为镇名,俗称角里。在1991年,其被列为上海市四大文化名镇之一。
朱家角古镇有多长的历史
约一千年
朱家角古镇有有约一千年的历史。宋元期间朱家角镇形成小集镇,名朱家村;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分属于华亭县、上海县、昆山县;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属于青浦县、昆山县; 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因水运交通便利,商业日盛,朱家角逐成大镇
朱家角古镇是位于中国上海市青浦区的一座历史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
朱家角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据考古发现,朱家角地区在古代就有人类居住,并发展成繁荣的水乡市集。在明代(1368年-1644年)和清代(1644年-1912年)期间,朱家角逐渐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古镇,是当地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朱家角古镇的名称源于朱家和角(水边、拐角)两个部分。这个名字反映了古镇所处位置的特点。在古代,朱家角是一个繁忙的港口和码头,吸引了许多商贾和手工艺人聚居,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历史风貌的水乡古镇。
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变迁和发展,朱家角古镇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古建筑、船坞、石桥和运河等古老风貌,展示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水乡文化。这里的石街、小桥、流水和青砖古瓦,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历史画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如今,朱家角古镇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成为了旅游景点和文化之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朱家角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朱家角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