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坐月子里的习俗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坐月子里的习俗有哪些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满月习俗有哪些

满月又称弥月,汉族民俗礼仪。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为满月,满月时做的庆贺习俗称为做满月,或为弥月之喜,一般会先敬神祭祖或请客宴席,同时为婴儿剃下胎发,祝他从头开始,一生美满、幸福,也有些人期望未来孩子能孝顺父母而选在出生后二十四日剃发。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家中有婴儿出生是一件大事,表示家庭中有着延续的意义,且婴儿出生后至周岁期间,都有相关的民俗礼仪来为这个家庭新成员庆祝,为婴儿祈福、消灾,希望婴儿能够平平安安、充满喜悦的成长,祈求婴儿将来做大官,发大财,一生顺遂,光宗耀祖。

相关的民俗礼仪有哪些

和新生宝宝相关的习俗其中又以“三朝”、“报酒”、“满月”较为重要。

民俗礼仪-三朝之礼

在传统习俗中,婴儿出生后第三天,称为三朝。要将桂花心、柑叶、龙眼、小石头放入水中煮沸,为婴儿洗拭身体,洗完再用小石头在婴儿胸前轻轻拍三下,希望婴儿长大后有好胆识,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有像石头般坚毅,然后再穿上新衣服。这就叫“三朝之礼”,洗完澡后,准备鸡酒、油饭祭拜祖先及呵护神。

民俗礼仪-报酒

三朝之礼这一日或婴儿出生第十二天,产家要准备油饭、麻油鸡酒来供奉神佛、祖先并要烧香、烧金纸,以求神佛保佑、祖先庇佑,期望小婴儿圆圆满满、顺顺利利的长大,祭拜完后,用谢篮装满将油饭、麻油鸡酒送回娘家,报平安产子,及分享小孩子出世的喜气,这称为报酒。

这时,亲朋好友也会送礼祝贺,给婴儿多些平安的祝福,产家则于三日、六日、十二日、廿四日、满月做油饭、麻油鸡酒回礼。

这一天,要做油饭和麻油鸡酒,外家也在这一天致送各种贺礼,叫“送头尾”,一般叫“送庚”。“头尾”是指婴儿从头到脚所要穿戴的全部衣物,如满月帽、婴儿衫、手环、脚环、鞋袜、蒙被、胸饰等,并加上香蕉、红龟粿、外妈圆、红桃、礼烛等物品,所以做油饭和麻油鸡酒为答礼,另外,有的人也会备酒席宴客,答谢亲朋好友。

民俗礼仪-剃头

在24日或满月这天要为婴儿剃胎发,在剃发时所用的水中放入小石头数颗,但愿小宝宝永远健健康康,壮如硬石!放入铜钱数枚,期望宝宝拥有不尽财源,终身大富大贵,享用不尽之意!剃发后,由母亲或祖母抱到门外,绕院子走一圈并边用竹竿敲地,希望宝宝平安长大、百尺竿头、安享人生!

这要每个地方的习俗,像我是广西崇左市这边的。满月会叫上亲戚去酒店吃一餐,他们会给宝宝封红包表示快长长大的意思,然后我们都会有一些小礼物给他们,里面有两个红鸡蛋跟一些糖果,就这样,没有什么特别的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有的是一山一河之隔就不同,有的一村一寨之别就不同,有的是同姓不同族也有不同。满月的风俗习惯也是这样,有,但会不同,不是处处同一的。我是广西梧州岑溪的,我就将我知道的说说。

坐月子有什么风俗讲究 - 华夏历史


在我这里,受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习俗影响,生男生女满月习俗是有所不同的。首先,无论生男生女,妇女生孩叫“作月”或“生月”,生孩妈享有极高待遇,但也多避忌,月妈不可以随便出房出屋见生人,不可以热着凉着饿着,什么都要人服侍着,不可以抱不满月的孩子外出露天露脸。首个进入产妇屋的叫“踏头”,是要封红包利士的,外人是不可以进产妇房的。在吃上也有诸多讲究,产妇要多吃补品,又不可随便什么补品都吃,主要以吃鸡与蛋,吃鸡与蛋也有宜忌讲究,甚至雌雄,及做法都有讲究的,产妇要避生水,不可吃生冷隔东西,小孩要洗几次生草药水,生后三朝要“抛(泡)姜”,作担,以隆重行礼方式告知娘家,然后娘家要“送鸡“,更依据生男生女不同而置办礼物一起和“送鸡”送去(少则六七个,多则十几二十多个,以将要生蛋的鸡为主,若是生头胎,还要有不阉的公鸡,这送鸡的外婆“担”是不易做的,花钱不少)。

在我地生男叫添丁,习惯上不摆满月酒,当外婆“送鸡担”送来时会请最亲的亲朋先贺一贺,摆上几桌,那敬神祭祖拜社庙的仪式是少不了的,到来年正月初九或初十,还要作“上灯”请“上灯酒”极隆重的庆贺一番。生女就没上个待遇了。所以就会习惯请“满月酒”。满月之后,母子才可出屋出门,到外面去,不再避讳什么。满月后,习惯上母子会置礼作担去娘家,娘家还礼,要给红包,要做“过天云”送回(如大饼),总之生儿不简单,习俗规矩避忌不少,现今已移风易俗,但还有一些人还尊从习俗行事,摆酒送鸡什么的少不了,人情礼尚往来,仪式可简,礼物少不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坐月子里的习俗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坐月子里的习俗有哪些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坐月子有什么风俗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