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过去生产队的老故事,你知道几个

问:过去生产队的老故事,你知道几个?

生产队的故事多了去了,几乎每天都有故事,不能都说出来,都说出来恐怕就是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里就说一个吧。

说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夏天,队里种的三十多亩西瓜熟了,我们队的队长带领着十几个妇女去西瓜地开园摘西瓜。

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故事有哪些 - 华夏历史

女人们到地里摘西瓜时,每人先打开一个就吃,她们吃完了还想吃,队长说,"今天摘西瓜随便吃,不过,吃完西瓜干活,谁也不许走出西瓜地,答应我就随便吃″。女人们笑着答应了,于是,她们就大吃起来。

吃完西瓜,继续摘西瓜,这时,女人们都憋得慌了,又不准走出西瓜地,怎么办?女人们有办法,她们围成一圈,一个一个的在圈里蹲下解决,都解决了就都松快了。

可是队长不行了,他也没少吃西瓜,他要走出西瓜地去解决,女人们笑着挡着不让走,这是他定的规矩,让他就这么憋着,女人们就等着看队长的笑话呢。

队长实在憋不住了,索性就在裤子里解决了,裤腿子都湿了,女人们都拍手笑了起来,队长说,"你们笑什么,难道活人还让尿憋死"?

老人望插田,小人盼过年。

说下“开秧田门”,生产队加餐,开伙食。我们是水稻产区,田多地少,以种水稻为种。生产队时期,对开秧田门很重视。所谓开秧田门,就是第一次插秧,去秧田拔秧。以前,女人是不允许插秧,后来放宽了。但是,开秧田门这一天,仍然不允许女人下秧田。第二天就可以了。

开秧田门,拔秧,插秧,新的一年希望。这一天,生产队开伙食。买肉买菜,定几户人家,安排人在那几家炒菜,烧饭。主要是劳力晚上一顿饭。加餐,菜是一大桌,买酒,特许劳力喝酒,不限量。其他人不允许上桌,另外安排。主要是人太多,安排不了。

买菜的时候,多买一点,已经考虑到了。单独安排2家炒菜,所有的菜打回家去吃。每家来人带碗,盆容器,按家里干活的其他人口(半劳力,妇女),每人一份菜。五保户也会给一份(相当多,可以吃几顿)。数一下干活的劳力人数,按8个人一桌,安排多少桌。一般两户人家的堂屋够了,可以安排8桌六七十劳力的。

早上,生产队长吹哨子:开秧田门啦。到了秧田边,燃放鞭炮,很隆重的样子。鞭炮放完(那时没有十六响,一百响),队长说:下田。由生产队老农,子女多,身体健康的老人,他先动手拔秧。他拔好了一把秧,系好,这时,其他劳力全部动手拔秧了。考虑到今天生产队会餐,安排插的田不多,一般下午两三点收工。弄得像过节似的。

劳力收工回家,洗洗,准备晚上去吃会餐,喝酒。家里其他人,也知道,他们今天也改善伙食,饭菜打回家吃。这就是:小人望过年,老人望插田的来历。

只讲-个真实故事:大家在锄玉米田时,社员XXX无精打彩,锄断了—棵王米苗子,队长发现就喊:你干毬啥哩,草不锄净,坏了禾苗!XX乂理直气壮反击:宁耍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引起大家哄笑!

【经典回忆】

1.大年初一拜大年,大家都穿新衣服,先自家,次本家,最后是左邻右舍,一拨连一拨,川流不息。

2.六十年代初,一个生产队一个食堂,开饭时一个生产队二三百男女老少,集体用餐,没有限量。

3.哪个村偶尔演一场电影,方圆三四公里的人都来观看。

4.在农村小学教书的先生挨家挨户轮流管饭,一家一天,当天付清饭钱和粮票。

5.每个大队或几个大队建一个合作医疗站,全体社员免费看病,一般只给三天药。

6.夏收秋收结束后,各个生产队套上马车,到县粮站交公粮(不给钱)。

7.集体打机井,分白班夜班,靠人推轮子,深度为三十米左右,一般需要二十天左右打成。

8.生产队经常分粮、分瓜、分菜,但都按年龄分,所分粮食只够吃多半年。

9.集体出工干法,妇女由妇女队长带队。

10.年终集体决分,一个劳动日二到五毛钱,好的人家能分到百十元钱,大多数人家是透支户,即拿不到一分钱还欠生产队若干钱,主要是人口多而劳动力少的家庭。(未完待续)

(老车 原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