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的儿子
袁文弼
明末清初人物,明朝督师袁崇焕遗腹子,后出仕清朝,因立战功,抬入汉军正白旗。
《清史稿·富明阿传》谓:“富明阿,字治安,袁氏,汉军正白旗人,明兵部尚书崇焕裔孙。崇焕裔死,家流寓汝宁,有子文弼,从军有功,编入宁古塔汉军。五传至富明阿。”
东莞学者张次溪辑录的《袁督师后裔考》及《东莞县志》载:袁崇焕崇祯年间纳一新妾,为他生下了遗腹子袁文弼。
是袁文弼。东莞学者张次溪辑录的《袁督师后裔考》及《东莞县志》载:袁崇焕崇祯年间纳一新妾,为他生下了遗腹子袁文弼。除此之外,在不同地区的地方志以及当时人笔记中,都有着差不多的记载。如杨钟羲的《雪桥诗话余集》,魏毓兰的《龙城旧闻》。
还有黑龙江省至今尚在的《江宁将军富明阿去思碑》、缪荃荪《艺风堂文集外篇》中《吉林将军富明阿碑》。
缪荃荪辑《续碑传集》中屠寄所撰的《袁富将军战略》、《齐齐哈尔市的《御赐富将军碑》等碑文、拓片中,均有袁崇焕遗腹子袁文弼一系的记载。
袁崇焕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袁崇焕是一个民族英雄。袁崇焕是明朝末年的蓟辽督师,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屡次击败后金军。为边疆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延缓了明朝的灭亡。袁崇焕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抗击外敌之心,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袁崇焕认识吴三桂吗
袁崇焕认识吴三桂
吴三桂是袁崇焕的部下 。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袁承志是否是袁崇焕之子
不是。
袁承志是金庸小说《碧血剑》中的男主角,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设定为明末抵御满洲入侵的大将袁崇焕之子,取知名「承志」,寓意「续承父亲的遗志」,后来定居「浡泥国左近的一座大岛屿」。
袁崇焕是哪里人,如何评他的功与过
袁崇焕是我国历史上最悲剧的民族英雄,他以汉奸之名被凌迟,凌迟之时百姓争食其肉,可以说是千古奇冤。纵观其坎坷一生,最终得此结局除了因为崇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的原因之外,他自己也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可以说袁崇焕非完美之人,直至今天对他的争议也是非常大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背叛大明。
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35岁才考中进士,虽然是文官出身,但是他更喜欢兵法。天启二年,袁崇焕前往京城向明熹宗朱由校自荐,后被安排在兵部任职。而后广宁被努尔哈赤攻陷,朝廷急需大将镇守山海关。于是袁崇焕再一次请求守边关,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
袁崇焕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他的军事能力的确非常的突出。在镇守边关的几年里多次打退了后金的进攻,先后取得了宁锦大捷和宁远大捷,给危机四伏的明朝带来一丝曙光。袁崇焕的存在让努尔哈赤痛恨不已,又无可奈何。可以说天启时期是袁崇焕最意气风发的时候,虽然魏忠贤有时会添添堵,但是总的来说朝廷是非常重视和相信袁崇焕的。
熹宗去世崇祯继位,一开始崇祯也是非常的看重袁崇焕,对他基本上也是有求必应。但袁崇焕却办了两件事让崇祯心里起了疙瘩,到了后来更是对其产生了怀疑,最后更是痛下杀手。
第一件事就是擅杀毛文龙。毛文龙虽然为人狂妄,目中无人,但不可否认毛文龙对后金的牵制作用是非常大的。就因为毛文龙花费粮饷过多,不听从安排袁崇焕就不经朝廷同意用尚方宝剑杀了他实在是过于草率。毛文龙一死,部下军心涣散,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人来牵制后金。这也是袁崇焕人生最大的污点之一。
第二件事就是后金攻打北京时没有及时驰援,引起崇祯的猜忌。袁崇焕直到后金大军突破长城防线之后,才开始派人驰援北京。等到赵率教所部被全歼之后,袁崇焕才亲自出马。袁崇焕当时的想法是只要后金兵进不了北京城,自己从外围包围,后金自然会退兵。想法虽然不错,但是皇帝可不是这么想的,你没救他就是你不在意他的生死,那你就是有异心。自此崇祯再也不相信袁崇焕了。
袁崇焕的悲剧在于太自以为是,与朝廷沟通太少,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他就适合那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主子,可崇祯却是个多疑的皇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袁崇焕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袁崇焕历史人物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