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制暴的人最好的解决方法

这样的孩子要尽早开导教育,千万不要拖延让他自己慢慢长大。以暴制暴的孩子,身上肯定带有暴力的基因或者冲动的倾向,最好在早期发现有这种现象时就要及时跟进,耐心劝导,孜孜不倦的引导孩子用和平的方式处理问题。

历史上的董卓真是茹毛饮血,吃人肉喝人血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确有其事,董卓就是这德行。

客观来说,董卓是个颇有能力的人。他是西凉的大贵族出生,和羌人豪强的关系很好。后来作为大汉在这里的军事首脑,采用征服和收买的方式,大体平定了羌人的反叛。

但董卓毫无疑问是个凶恶残忍的人,原因如下:

以暴制暴的人最好的解决方法 - 华夏历史

第一,长期和羌族打交道

羌人在当时就是野蛮人,茹毛饮血,一言不合就杀人,以抢夺别人的妻女财物为自豪。

董卓长期和这些人打交道,只能以暴制暴,你狠我就比你还狠。

后汉书》记载,北地羌人反叛,拥立金城人边章、韩遂为将军,董卓出兵平叛,“大破之,斩首数千级”;后来又与许多将领共同出击,“众军败退,唯卓全师而还”。

显然,董卓这个斩首数千绝对不是光杀羌族男人,因为那里有这么多人。

肯定是连老幼妇孺都杀了。

这在今天看来是反人类行为,在当年羌族就是这么做的。

第二,董卓天性残暴

董卓此人天性凶残,不把杀人当回事。

就比如纵容部下将一个集市包围,将男人全部杀死,将妇女抢走,这就是莫名其妙的事情。

因为董卓当时并不缺乏军粮,只是借此鼓舞士气而已。

同时,董卓还把战俘用大锅活活煮死,这也完全没有必要。就算想处死战俘,可以斩首或者活埋,为什么要用如此残忍的方法,还是为了恐吓部下。

另外,董卓和义子吕布争执,一言不合就投掷手戟刺吕布。这幸亏吕布深受灵活躲开了,换一般人直接就死了。

而董卓吃人肉也是存在的。以董卓的身份,吃什么肉不行,非要吃人肉?

这仍然是凶恶的表现。

第三,董卓非常淫恶

董卓入驻朝廷以后,大肆奸淫宫女甚至公主。

这里的公主不是说就是皇帝的女儿,也包括有皇帝血缘的少女。

甚至,董卓还留宿在宫中。

这在当年是不可思议的叛逆,稍微有理智的人都不会这么做。

董卓这么做,除了肆无忌惮以外,还是淫恶的表现,因为宫廷里面的美女比较多。

总体来说,董卓没有什么仁道思想,一律通过嗜血屠杀服众。

所以董卓被杀以后,老百姓纷纷卖掉仅有的一点财产庆祝。民心所向,董卓也就必死无疑了。

《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

“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

陈寿《三国志》里写到董卓的父亲董君雅,以“微官”担任过颍川郡的纶氏县尉,是掌握缉捕“盗贼”的武官,官职比较低微。他的祖籍地是凉州的陇西临洮,这个地方的地处胡汉杂剧之地,史载土人“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机杼之饶”,虽然都是汉人,但是风气更为粗野,关东各州自诩文明,都看不起凉州人。

说到吃人肉、喝人血,中国史书上屡见不鲜。鲁迅写的《狂人日记》,翻看中国史书,最后看出来两个字:吃人。

鲁迅是文学家,吃人还是有一些象征意义的,但真实的历史,吃人的事,不仅有,且多见。遇到天灾人货,“人相食”、“易子而食”、“析骨为炊”,看起来都是人间地狱。《三国演义》里刘安杀妻,不也是为了吃肉吗?

这么一说,好像董卓其人,粗鄙不堪,且吃人喝血在古代虽然残忍,却又不是难得一见的景象,是否可以认为董卓其人,就是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呢?

我认为董卓行为残暴,有意立威,然而说他是吃人肉喝人血的野蛮人,却可未必。

其一,凉州地区的羌族源出炎帝,是古汉人一脉,文化风俗与汉族基本相同,并非如其他胡人一样是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董卓与羌人交往的经历也可以得出,羌人重情重义的特点。

其二,董卓为乱时,东汉王朝虽然经过黄巾起义的战乱,但是时间只有4年,更为惨烈的汉末三国时代的人口大灭杀时期才刚刚开始,汉朝的元气尚在,还不至于就到了要吃人肉的地步。

其三,中国人喜欢杀人诛心,一个人不好了,就要在各种理论、行为方面都要将其论证为小人、伪君子等,因此董卓为乱被杀,他的野蛮和残忍表述的越多越详细,就越能表现诛杀董卓的正义感。

董卓以杀立威,是确切无疑的。在书中也有记载,董卓杀人后,将人血做酒,教与其他自诩文明的官员来喝,颇有当年楚王的“我蛮夷”之类的盛气凌人。董卓是否吃过人肉,在史载里并没有记录,倒是他煮过对他不敬的官员,并让其他人吃下去。物伤其类,董卓这种做法,也算是一种立威。

董卓这种行为,当然是狼戾贼忍,暴虐不仁,对于自己的政治敌人,曹操也是不留后患的,这是政治斗争的无法避免的。即使如此,董卓这般倒行逆施,终究会被其他的政权推翻。当年的札木合在十三翼之战中已经击败了铁木真,却得意地将70多个俘虏用大锅烹煮,如此残暴的事情让民众心向铁木真,最终成就了成吉思汗的伟业。董卓最终败亡,也是其咎由自取。

董卓的确是个大恶人,干的坏事实在太多,人们无法原谅他,尤其是士人们和文人们,只要说起董卓,人们都会毫不客气地把他贬得一无是处:粗俗、无知、残虐、霸道。用《后汉书》的话总结就是“干逆三才”,用《三国志》的话总结就是“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以来,殆未之有也”。

《三国志》记载董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从他的行为、语言去看,也的确是个粗俗的人,至于说他“茹毛饮血,吃人肉喝人血”,主要与以下几件事有关。

亲手锤杀大臣

有一次董卓召集大臣们宴会,有个叫扰龙宗的侍御史想跟董卓说什么事,他刚走近董卓,还没等开口,董卓突然从旁边抄起一柄锤子朝扰龙宗脑袋上打去,扰龙宗顿时脑浆迸裂。

所有人都吓得目瞪口呆,董卓却跟没事人一样。董卓用靴子底蹭蹭锤上的血水和脑浆说:“这小子到我跟前还佩着剑,肯定要刺杀我!”说完,董卓让大家继续吃,又跟大家频频把盏,像没发生过什么似的。

每有朝会或其他重要会议,侍御史、尚书郎往往负责会议纪律,看看有没有人迟到,谁的坐姿不端,该哪个人跳舞不好好跳等等,扰龙宗应该算会务组成员,他接近董卓,确实有事要说。

董卓不管这些,照杀不误。那一刻,很多人虽然也在吃,也在笑,但脸上的肌肉一定都是僵的,手在抖,腿在晃。

无故虐杀俘虏

还有一次,仍然是宴会,途中董卓突然对大家说要表演个节目,在大家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几个被绑着的人就带了上来。

董卓说这是刚抓到的罪犯,今天要当众惩戒。在董卓的命令下,当场对这几个囚徒进行剥皮、挖眼、抽筋,凡能想到的残酷手段全都用上一遍。

几位大臣实在没忍住,当场就吐了。董卓仍然跟没事一样,该吃吃,该喝喝。

乱棒打死老领导

董卓后来逃到了长安,虽然军事上失利,但他变得越来越暴戾而缺乏理性,只要他看着不顺眼的人,无论资格有多老、威望多高,都痛下杀手。

当时长安城里有两位董卓曾经的上司,一位是皇甫嵩,还有一位是担任过卫尉的张温。董卓和张温早已结怨,董卓觉得现在张温落在自己手里,而且一直不太搭理自己,董卓就想找个机会报复。

太史令夜观天象,报告说根据天象来看,近日将有大臣被杀。董卓很信天命,他怕此谶应到自己身上,赶紧给张温捏了一个秘密勾结袁术的罪名把他杀了。

初平二年(191年)10月的一天,指挥过千军万马的一代名将张温被人拖到街上,一顿乱棒之下被打死。董卓连老领导都随便杀,而且手段如此残忍,文武百官只能心惊胆颤地伺候着他。

逼着老领导的夫人嫁自己

董卓的另一个老领导皇甫规尽管死去多年,也受到了董卓的污辱。皇甫规的第二任妻子长得很漂亮,还能写文章,工草书,“时为规答书记”,众人惊讶她的才能。

皇甫规死后,妻子仍然年纪,容貌很美,被董卓看上了。董卓用100辆彩车、20匹马组成豪华迎亲车队,还有许多奴婢、钱财作聘礼,要娶皇甫规的这位妻子。

皇甫规的妻子穿着便衣来到董卓那里,跪下来陈述自己的苦衷,言语哀痛。但董卓不理,命人拔出钢刀围住她,威胁说:“我的威严可使天下降服,难道在你一个妇人身上就行不通吗?”

皇甫规的妻子知道不能免于一死,站起来破口大骂道:“你本是野杂种,害了不少天下人,还不够吗?我先辈的清德举世知道,我丈夫皇甫规文武全才,是汉室忠臣,你过去还不是他趋使一个走卒吗?竟敢在你上级领导的夫人面前干出非礼的勾当?”

一顿怒斥,把董卓骂得无地自容。董卓恼羞成怒,让人把车子推到庭院里,把她绑在车轭上,命奴仆们用鞭子、棍棒使劲地打。皇甫规的妻子忍受巨痛,对打手们说:何不重乎?速尽为惠!”皇表规的妻子最终死于车下,她的事迹后来被收进《烈女传》中。

以上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能干出这些事的人的确是恶魔,但说到董卓是个“茹毛饮血,吃人肉喝人血”的人倒有些夸张了,董卓是个粗人却不是个野人,他所做的一些,其实更多是一种心理战,是让别人惧怕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以暴制暴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以暴制暴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以暴制暴的人最好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