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具有哪些地理优势

刘公岛历史悠久,扼守京津门户,横踞海上,形成天然屏障,是扼守东陲海疆的军事重地。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棗清政府北洋水师的诞生地,这里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古战场,著名的黄海海战就发生于此。如今,岛上已建立了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收藏有大量有关珍贵文物。其中从海底打捞的水师巨型舰炮,重20多吨,为世界仅存。

刘公岛名称“刘公”的来历

相传有两种说法:一东汉末刘氏皇族不堪曹魏政权的迫害,迁居岛上避难,所以称为刘公岛;

一是与民间流传的刘公刘母的故事有关。相传一艘船遇风暴,被刘姓公婆所救,于是修建了刘公刘母祠,并把此岛取名叫刘公岛

有人了解有关刘公岛的故事吗

刘公岛,相信很多人都在书本上听到过这个名字,但是了解这里的朋友相信不太多,而刘公岛这里在近代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很多的荣辱都来自这个小岛之上,老猪今年也实地探访了这里,并在这里追忆了历史,亲手触摸在至今留存的弹痕,好了,下面咱讲讲发生在这里的古今故事。

刘公岛具有哪些地理优势 - 华夏历史

咱先说下刘公岛的地理位置,它在山东威海市的东面,是一个四面环海不与陆地相连的岛屿,军事位置十分重要,在最早以前它并不叫做刘公岛,元代叫刘岛。改成刘公岛的名字大约是在明代,而且还有喜闻乐见的一个传说:故事大概是一条商船行至这个海域的时候遇上了大风大浪,几乎被摧毁,他们被急流簇拥到这个一个不知名的岛上,此时天气寒冷,他们缺衣少食,马上就快挂了,然而在漆黑的岛屿的某处他们看到了一处火光,他们兴奋的冲向哪里,结果发现了一座房屋,他们敲开门后,一个老者出现在他们眼前,他们把遭遇讲述了一遍,求老翁能施舍一些茶饭,老头愉快的答应了,并招呼老婆子给他们烧火造饭,然而众人只见老太太只拿出了一碗米,在众人不解的档口,饭菜好了,奇怪的是这一碗米蒸出的的米饭足足够这一船的人食用,饭比,船长问老头尊姓大名,想着以后一定前来报答这救命之恩,老翁道:“此为刘家岛,老朽姓刘。说罢又送了一些事物给他们并送他们走回商船上休息,次日天亮,他们去登门拜谢,结果怎么也找不到昨晚的房屋了,访遍全岛也找不到昨晚的那对老夫妻了,众人惊醒道,我们是遇到神仙了。尔后,为了感谢这位刘姓的老神仙,众人集资在岛上修建了一座刘公庙,尔后这个庙成为了附近出海的人一个保护神,自此这个岛也被改叫为刘公岛了。直到沿用至今。

而近代发生这刘公岛最悲壮的现实,便是中日甲午海战,在清代的时候,刘公岛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了北洋海军的军事基地,并在岛上修筑了大量的炮台,以作为海防之用,但是由于指挥不得当,在加上诸多因素的叠加,致使北洋海军在这里全军覆没,提督丁汝昌在刘公岛的提督府自杀报国,而今天这个海军公所依旧屹立在刘公岛之上,成为了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中,有大量的文物,残骸,向人们诉说着发生在这里的惨烈。

如今在刘公岛之上,树立了一座丰碑,以纪念那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人们,同时这些历史遗迹也在诉说着日本当年欠下中国人民的累累罪行!

山东威海的刘公岛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座海岛,不大的海岛上有好几层非常清晰、有迹可循的历史文化层。

(威海湾、刘公岛旧影)

最初让这座海岛扬名的,就是近代筹建北洋海军时,刘公岛被选作了北洋海军的驻泊基地,每年的夏秋季节,北洋海军军舰云集刘公岛附近海域停泊,刘公岛上建有北洋海军提督公馆、机器局、水师学堂、屯煤厂、铁码头、炮台等大量军事设施,是北洋海军的核心指挥基地。至今在刘公岛上,还能找到大量这些建筑遗存。1895年,刘公岛及附近海域成为甲午战争战场,北洋海军进行了英勇的刘公岛保卫战,最终在这座海岛上覆没,这一历史又给刘公岛增添了一份壮烈的色彩。

(英国殖民统治时代,停泊在刘公岛海域的英国军舰)

1895年甲午战争后,刘公岛和威海卫一起被日本军队占领了三年时间,而后即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国皇家海军在远东北部海域的重要驻泊基地。英国海军的中国舰队每年夏季来到刘公岛“避暑”,利用岛上原有的北洋海军军事建筑,英军又进行改造、扩建、新建,形成了今天刘公岛上独特的英租建筑群落,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铁码头附近的蒸馏塔建筑。

(刘公岛上的东北海军司令部建筑,后被汪伪华北要港司令部使用)

1930年,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和刘公岛,刘公岛此后一度成为张学良东北海军的基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海军司令部和相关机构移驻刘公岛,就此形成了刘公岛上独特的民国海军历史文化。不仅如此,到了1938年威海、刘公岛被日军占领,又沦为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统治后,刘公岛成为汪精卫伪海军的华北要港,期间爆发了著名了伪海军起义事件。一批伪海军官兵杀死日本辅导官,驾驶舰船逃离刘公岛,后加入八路军,抗战胜利后又参加了东北剿匪(小说《林海雪原》的故事原型)、加入华东海军等事件,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海军文化。

除了这些之外,外人乃至威海本地人,还对刘公岛的一层历史充满兴趣,即刘公岛蒙着神秘面纱的一段往事。那就是刘公岛为什么叫刘公岛。

现代有段子手称是所谓东汉末年王室逃难于此云云,纯属脑洞打开的胡诌。翻检史籍,刘公岛名称的由来大致有三个主要的说法。

一是源自于《文登县志》等史籍,称这座海岛是威海刘氏的“别业”,故而得名。

另一个说法是说古代岛上有刘氏夫妇,经常援救遇难船只,因而大家称为刘公岛,还在海岛上建设刘公庙。

(刘公岛上的龙王庙)

第三个说法同样见于一些史料笔记,称元代大运河修通之间,南方向大都的水运采取海运,船只绕过山东角后,今天的刘公岛一带海域被作为天然的避风锚地(相近的另一处在今天威海东山宾馆附近,即著名的码头街海域)。这座无名小岛上后来出现了一座龙王庙,大众称为龙宫岛,后来因为方言“龙”“刘”相近,久而久之,被误记为刘公岛。而岛上的刘公古庙中供奉的刘公、刘母,实际上是龙公、龙母。

百度一下更全面一些,包括图片。再看看网友们的旅游攻略。我们威海这里民风淳朴,过来旅游没有各种坑,可放心。嗯,大天鹅近期回威海了,可以去天鹅湖或烟墩角观赏天鹅,如果喜欢摄影的话,是个不错的选择。

刘公岛哪一年被割占

租借

1898年,英国以与沙俄保持渤海湾上的均势为借口,签署《租威海卫专条》,强行租占威海卫及其附属岛屿、海面, 刘公岛又沦为英租殖民地。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十月,由中国政府收回。

甲午战争失败,北洋水师覆灭以后,刘公岛就荒废了

1898年被英国强行租占,1930年收回。这是租期到了,就协商还了。。。

抗日战争中,日军于1938年再次侵占威海,1945年8月日本投降,威海解放,刘公岛就自动回来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刘公岛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刘公岛历史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刘公岛具有哪些地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