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山粉饺有多少年历史,谁发明的
青田山粉饺又称山粉馍糍,番薯淀粉,山粉等。是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著名的传统小吃,是端午、冬至、春节等传统节日招待远来客人的地道好点心。青田人在过年或大年初一的时候最喜用山粉饺子待客,在他们眼里山粉饺是道最具亲和力的菜,即素又香。(也有人戏称为"奔驰饺",因为形似奔驰商标。)
具体时间不详,无名氏在某年发明,红薯传入在明朝, 历史应该不久
丽水历史最高温度多少
丽水历史最高温度43.2度。 根据气象记录,2003年丽水市区气温超过35℃的天数达到65天,40℃以上的高温日有14天,41℃以上有8天。当年7月31日,丽水市区最高气温达到43.2℃,在国内当日气温最高,同时也创下浙江省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记录。丽水之热还被列入当年我国十大气候事件。
宋朝历史上的奇女子有哪些
在北宋时期,朱熹的理学还不存在。那个时期的女子地位非常高,甚至能够追求恋爱与离婚。北宋出名的女子很多,大多数出名是依赖于自己的夫君等因素,今天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1.李清照,李清照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女诗人,也是宋朝唯一一个不依靠其他外在,靠自己出名的女子。
2.苏小妹 ,为什么写苏小妹而不是名字。原因很简单,他的才艺还不能支持她历史留名。但是因为父兄缘故,苏小妹也名留青史。这样也不是否定苏小妹才学,苏小妹才艺放现在来说也是一流说准的。
3.高皇后,高皇后是宋英宗的皇后,后来的乌台诗案,救苏轼有她的一份功劳。高皇后出名也是因为她是皇后。
4.朱淑真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5.吴淑姬(约1185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
6. 张玉娘张玉娘(1250 ~1276),宋末文学家,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丽水市)人。字若琼,自 号一贞居士,
古有如“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这般描写女子的美妙诗句,有“中华多少女豪杰,巾帼英雄千古流”如此描写女子的诗句,更有“谁说女子不如男,清照诗文谁比肩”、“桴鼓留名第一槌,英雄战乱尽摧眉”这样的诗句,可以说古代文人将女子的各种美态,甚至有些女子的英气都详尽展露出来,但终归到底展现的还是一个“奇”字。那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的这几位宋朝的女子都是女子中的佼佼者,是为奇女子!
一、反对家暴的斗士之李清照
为何首先说起李清照呢,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因为她的词包含着忧国忧民的思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个女词人,一个生活窘迫的女子,心中惦念的却是收复故土这样的国家大事,比当时那些“不知亡国之恨”、“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当权者不知道要强上几百倍。
二是因为她可以称得上反对家暴的斗士。在李清照举家南渡之后,生活就一落千丈,再加上丈夫赵明诚不幸病逝,更是雪上加霜,不得已委身于当时企图骗取她金石文物的张汝舟,由于张汝舟的企图没有得逞,就每日对李清照非打即骂,李清照也是个要强的女子,一怒之下将张汝舟告到了官府起诉离婚。根据宋朝的律法规定,妻子起诉丈夫不管是何种原因都要入狱两年,幸亏当时一个亲戚相助才得以幸免。
在封建社会作为一个女子起诉丈夫离婚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说她是反对家暴的斗士也不为过。
二、一代名姬却成为了皇帝的女人之李师师
李师师幼时父母双亡不得已沦为娼妓,长大后的李师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容貌美丽惊人,李师师到底有多美,从当时的诗句中可见一般,“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生的如此美丽动人,怪不得能够名动京城,惹得当时的宋徽宗流连忘返。
三、土匪女儿走上抗金之路之穆桂英
说起这位奇女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奇在何处呢?
一是在于她本是一女土匪,原本是穆柯寨匪首的女儿,巧合之下与杨宗保结婚,成为了杨家将的一份子。
二是在抵抗金国的入侵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四、走技术流派之黄道婆
黄道婆不同于其他的宋朝女人,她可以说是古代的科学家,是她改进了纺织工具和纺织技术,这大大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黄婆婆的奇在于以下两点。
一是生活上的奇,她十多岁就给人家当了童养媳,但她不甘忍受就这样过一辈子,而是大胆地逃了出去,去寻找自己人生的幸福。
二是技术上的奇,她敢于创新,大胆革新纺织工具个纺织技术,为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五、爱上小叔子的潘金莲
说起潘金莲大家肯定熟悉不过了,已经成为了女人的一个反面教材,但在笔者看来她倒是一位真性情的女子,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不惧强权。她本是大户人家的侍女,姿色出众,倘若她是一位贪慕虚荣的女子,当这大户老爷看上她时,她本该从了做一小妾即可,却是宁死不从最后被逼着嫁给了武大郎。
二是敢爱敢恨。当小叔子武松来到武大郎家时,潘金莲对武松一见钟情,世俗纲常都抛到了脑后,紧接着就对武松展开了追求,当真是一位敢爱敢恨的女子。
对于最后她与西门庆混到了一起,倒是有些对武松因爱生恨的意味,人常言,女为悦己者容,既然你不在乎我,那就找个喜欢我容颜的人吧!
盘点完了宋朝的几位奇女子,读者朋友们有没有喜欢的呢?哪一位是您的菜呢?
岩头的丽水街有多少年的历史
岩头村初建于元代,至今以有700年的历史。丽水街也叫丽水长廊,虽说岩头古村最引人为傲的是拥有一套成功的水利工程,但真正让它出名的还是这村口300米的丽水街。
浙江丽水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丽水原名处州,是由星相定名,后改括州,唐时因避讳,改称丽水,曾被朱元璋改为安南府,没有几年。 莲都一名为今人所起,取自万山从中一瓣莲得,与处州白莲颇有关系。 这些历史,在《处州史话》一书中能找到相关内容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双潮乡夏家山的历史来源是什么,还有姓氏夏是什么来源
夏家山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西北部的山福镇,地处瓯江中上游的南岸,村在温州西部低丘陵夏家山山腰处,是四面环山的小盆地,村因山而得名。夏家山村,明清时属永嘉县临江乡二十六都,民国时属永嘉县永临区临福乡,解放后属永嘉县山福乡、温州市山福乡,1950年复属永嘉县潮埠乡,1952年属永嘉县双潮乡。1958年属永嘉县藤桥人民公社双潮管理区,同年划归温州市管辖。1961年改属温州市双潮人民公社。1981年改划瓯海县管辖,1983年属瓯海县双潮乡。2001年后属鹿城区双潮乡,2011年属鹿城区藤桥镇,2016年属鹿城区山福镇。 温州市鹿城区山福镇夏家山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横山12公里,东与下冯山村山地接壤,西与青田石小村、寺下村山地连接;南与黄茅坪村山地接壤,北与外垟村毗邻。村委会驻底垟,村民小组9个:总户数223户,总人口850人,15名党员,其中旅居国外华侨148户,计335人,是山福镇侨村之一。村有耕地面积317亩,其中水田247亩,旱地70亩;山地面积2400亩。主种水稻、番薯。村民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建有沟田养鱼基地60亩、红豆杉基地50亩、130亩冬枣及散户种植杨梅。 夏家山夏氏始迁祖(濬元)公, 系宋初 大理寺评事--讳:旦,字万年,号振旸,之次子。因金人作乱,权奸舞弊,国步艰难,舍簪笏而东游浙水。抵括苍而家处芝田,卜筑于小溪之驿川庄(今丽水市青田县仁宫乡小奕村)。旦公四子,长曰漕元,开基驿川;次曰濬元,隐居夏家山;三子湛元,迁居青邑大安;四子露元,迁居平阳金乡。 今(夏)家山之夏,皆濬元之世系也。濬元公自括苍芝田驿川始迁夏家山距今约有九百多年历史,夏氏子孙繁衍已有数千人口,分支分别派分:临江前盈、邻村小旦、青田港头、兰溪毛竹园等。第一世至三十四世取名行辈为:元廷庵汉,以世邦一,存嘉光永,必思成德,景作继昌,大学有庆,普天正祝,祖国荣强。现辈分最高者为“成”字辈,辈分最小者为“昌”字辈。(小旦,前盈,港头的最小辈分已到“学”字辈)。夏家山分别还有:程氏,徐氏,应氏,陈氏,周氏,叶氏,王氏,郑氏,林氏,汪氏,阮氏。共十二姓氏和睦相处,同居于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丽水 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丽水 历史文化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