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都讲到世界现代史了,那么高中历史主要学什么

我作为一名拥有十年教龄的资深历史教师,可以告诉你的是,初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本质上并无太大的差异。但是内容背后蕴含的历史思维、历史视野、历史素养差别还是很大的。

众所周知,上海浙江等省份早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数年,我所在的省份从2020年下半年将实施高考改革。2020年全国绝大数省份也会实行全国统一的新版教材。

一、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历史学科主要是培养目标是立德树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这是高中历史培养的总目标。

二、高中旧版教材主要是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必修模块进行专题式学习,再加上一些选修模块,虽然和初中内容上有重合,但是无论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很大差异的。

三、新编的教材按照必须、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主要的模块,普通高中《历史》统编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再加上选修的部分。内容得深度和广度已经超过了老版教材。对高中生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更高。

四、高中的教材也是服务于高考选拔的,这区别于中考历史的基础性考查,难度偏大。

所以到了高中,千万不要小看历史这一科目,同时也告诫广大的家长,不要总认为高中的历史就是备多分,现在的高考已经越来越注重能力、思维、素养的考查了,不要临时抱佛脚,要从初中就要打好基础,给予足够的重视,多读历史书籍,

推荐书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

许倬云《万古江河》

葛兆光《统一还是分裂》

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施展《枢纽》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萨 苏《国破山河在》

章敬平《皇上走了》

马未都《马说陶瓷》

余世存《中国男》

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苏联版本 - 华夏历史

纪录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

《大国崛起》

《故宫至宝》

我是拥有十多年班主任经验的——年轻的“老班主任,”

我用十年的经验想带给你更加从容的班主任成长之道。

我经历过你经历过的,也经历过你没经历过的。

我深知你所有的问题,了解你所有的苦恼。

我们一同成长,绽放美好。“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欢迎各位关注我,关注中国教育,让我们一同用自己的力量让中国教育变得更好。

欢迎各位在我的评论区留言。



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不同。初中历史教材对历史事件鲜有原因、背景、意义、影响这一类的分析,即使有也只是一笔带过,停留于一两句话或者正文边“想一想”“思考题”这一类的。

(初中历史教材)

所以初中历史是通史,以时间为线索,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历史时间表,对一些主要历史政权和历史事件的简要情况有一个概念。从难度上来说,初中历史非常简单,只要熟读记忆就可以了。初中历史的作用在于为高中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高中历史相比起初中历史更加专业、深入。以人民出版社的教材为例,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分别是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史,选修包括改革史和战争史等。所以高中历史已经从入门级别的通史跨入需要动脑思考且成体系的专门史。

高中历史除了分析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外,还需要学生掌握分析事件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其他原因、影响、意义等的能力,要求更高,也(相比起初中)更专业。

如果没有初中历史的基础,很多课余时间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学生可能连秦、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唐、宋这些朝代的先后顺序都搞不清楚,根本无法学习高中的汉承秦制、均田制、北宋三冗等知识点,更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等哲学概念或历史规律。

如果没有高中历史教授的基本的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那么学生的知识水平就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连历史学入门都算不上,更遑论具备基本的学科素养。所以初中和高中历史是相辅相成的两部分。为了形成基本时间观,初中历史很有必要教完世界史的。两者教学目标和方向并不相同,所以不矛盾。

(高中历史教材深度明显高于初中教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苏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苏联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苏联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