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总面积 2000 亩,水上面积 700 亩,游览区面积 100 公顷,乾隆年间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瘦西湖主要分为 14 大景点,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鱼台等。
瘦西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486 年,当时,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在扬州开凿了一条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称为邗沟,邗沟的南端就是今天的瘦西湖。
隋唐时期,瘦西湖成为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重要航道,也是扬州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唐代诗人李白、杜牧、刘禹锡等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宋代,瘦西湖开始逐渐形成湖泊的形态,有了“西湖”的名称,元代,瘦西湖成为了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有“园林甲天下”之誉,明代,瘦西湖经过多次疏浚和整治,形成了现在的轮廓,清代,瘦西湖更是成为了皇帝南巡时的必经之地,有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誉。
民国时期,瘦西湖经历了多次战乱和破坏,风光不再,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瘦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扩建,使其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和魅力,瘦西湖已成为了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瘦西湖不仅是扬州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