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荷花凋谢的伤感句子

秋天到了,荷花又凋谢了,想起之前亭亭玉立的荷花,看它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样子,在看看它们如今每一朵都枯萎了,不禁多了一份感慨,世间再美好的事物总有凋零的一天。人不也不是不过如此吗,就算曾经再怎样辉煌,总有来的时候,所以不必过于追名逐利,平平淡淡才是真。

讶异于荷塘一个多月变化!繁华消失殆尽,荷塘“花凋香渺谢红妆”独留残叶对秋光!夏日花的凋零已经让我感伤!想当初曾说:待秋来冷蝉哀鸣,也许再会来与残荷感伤!此刻心里充满凄凉况味。

可是,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曾经碧绿开满花的荷塘,而今是一池残荷,满池萍碎。在阳光中,那些梗有的高擎着黑褐色的叶子,有的被风雨摧残折断倒立在水中。叶子有的残破,有的卷着黑色一团!莲蓬黑色的籽也倒伏泥淖中,看到如此情景,我忘记了感伤!

夏天碧绿一池的艳红,秋来,又一夜风雨,只“留得残荷听雨声”,衰残荷叶上晶莹的露珠,让人回忆夏日它们胜美的季节,荷塘周围是那样热热闹闹,游人,摄者比比皆是。今天却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流连!满池的枯梗残叶,它不能再以红花绿叶使人清心陶醉!而我却分明看到蕴藏在慢池残荷中孤傲自信的凄美!

阳光依然很灿烂,早起的鸟儿依然快乐的觅食,荷塘依然美丽!

伤感的秋天散文诗

我喜欢秋天胜过任何一个季节

  我喜欢

  那弹指可破的空气、橙色明亮的阳光

  甚至草枯、花落、风吹过大地

  我喜欢在秋天里写诗

  写我三十年一晃而过的光阴

  写我尘世里的清欢

  写窗外飘落的叶子渐渐覆盖住旧事

  秋天让我回望过去

  但更多的思索将来

  一场繁华的凋敝

  是不是意味着另一场繁华的开始

  我还是我

  在江湖里单枪匹马挑战艰难的时日

  秋天了,我不忧伤也不叹气

  我在字里行间寻找

  我的阳光、水和空气

  我要捕捉它们

  一把握在掌心, 一把捂在怀里

秋天的诗是被秋风吹出来的。

秋天是被秋天的诗吟唱出来的。

当看到天高云淡,木枯叶黄,群雁南归的情景,就连身处九五至尊的汉武帝刘彻也要发出“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摇落兮雁南归”这样无可奈何、哀伤凄婉的悲吟。

秋天结束了春天的明媚爽朗和夏天的生机勃勃,一阵秋风吹来,只有秋虫渐唱渐衰的悲鸣和秋木愈来愈孤立的寒枝。所以,秋天给多愁善感的诗人们莫名其妙地增添了一段说不出的愁:关于秋天的愁。

于是,有人写到“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庭中何人不怀愁?令我白头。”有人写到“悲落叶,联翩下重叠,重叠落且飞;纵横去不归,长枝交荫昔何密,黄鸟关关动相失……悲落叶,落叶何时还?”

因为有了多情诗人的吟唱,秋天变得这样令人善感善怀,能处处触发人们最隐秘处蕴藏的一丝忧伤。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出户独彷徨,秋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当你孤独一个人面对秋色时,你是否也会感觉到此诗中那种有话无人倾诉的苦楚?

秋天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诗人吟出“愁”而存在的。“寒凉应节至,蟋蟀夜悲鸣。晨风动乔木,枝叶日夜寒。”瞧:寒冷的气候应时节而至,蟋蟀也感觉到秋天的悲凉而发出哀鸣;还有那在早晨的冷风中摇动的乔木,映入人们眼帘的也是它们的寒枝落叶。

就连一向欢快明朗的南朝民歌《子夜四时歌》唱到“秋天”时也暗暗捎带了几许离愁别绪的意味:“别在三阳初,望还九秋暮。恶见东流水,终年不西顾。”

难怪有人害怕秋天的到来,“怕秋来,怕秋来,秋绪感秋怀。扫空阶落叶西风处。独立苍苔,看黄花漫自开”。秋天本来就给人一种寂寞之感,何况诗人是“独立苍苔”?

可是也有人在肃杀的秋天里,迎着愈来愈冷寂的气氛,慷慨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也许是众多感秋、伤秋、怀秋诗歌中特立独行的一篇吧。当我们面对秋天的哀景而无可奈何、伤颓感叹的时候,我们何不多咏几遍刘禹锡的这首《秋词》,从中感悟到几分奋发向上的热烈情怀呢?

伤感的秋天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