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们称之为黄袍佛国的国家是那里?

泰国素有“黄袍佛国”的称号,全国有90%以上的人口都信仰佛教。它的首都是曼谷,为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总共400多个佛教寺院。

漫步城市中,映进眼帘的是巍峨的佛塔,红顶的寺院,红、绿、黄相间着的泰式鱼脊形屋顶的庙宇,到处充满了神秘的东方情调。每天早上,全城中香烟袅袅,钟声也悠悠,磬声清脆而动听,诵经之声也不绝于耳。寺庙中的和尚、尼姑也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缘,成了曼谷街头的独特的景观。

曼谷这么多的寺院里,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更加著名,被叫做泰国三大国宝。

玉佛寺为专供曼谷王朝的历代王室举行宗教典礼的地方。玉佛寺浮坛的墙上与寺四周的矮墙之上,都嵌有一列绘着牡丹、莲花、小鸟图案之彩瓷。

听说,这么多彩瓷还是我国明朝航海家郑和第二次航海时带过来的。玉佛是用整块碧绿剔透之翡翠玉石雕刻而成的,高有66厘米,宽有48厘米,被供奉于黄金制成的宝座上面,其价值连城。泰国人认为玉佛为镇国之宝,他的神灵也威力无边,历届泰国国家政府的内阁组成以后,总理与全体内阁成员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国家与国王。老百姓若有升学、婚姻、生育、就业等切身大事,也全要去那儿祭拜祈祷。两个人若打赌起誓,也要请玉佛作证。每到换季的时候,都要举行十分盛大的仪式,由国王亲自给玉佛洒水沐浴,更衣、更换头饰。卧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长有48.7米、高有12.2米的特大卧佛,佛全身都包金,占地面积有一座篮球场那般大,要比四层楼还高。卧佛为泰国不和睦或者不生育夫妇膜拜的偶像,这儿经常可以看到青年夫妇虔诚跪拜祈祷之场面。

普陀山历史?

据出土文物证实,远在四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此山上留下足迹。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将普陀山及附近诸岛称为“甬东”,秦朝安期生、晋朝葛洪等人都先后来山采药和修炼。

相传汉代大儒梅福曾来山隐居,故普陀山初名梅岭山。唐朝佛教盛行,公元九世纪中叶,有天竺(今印度)僧人来山,并得梵名“补怛洛迦”(意即美丽的小白花)。

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日本僧人惠锷从五台得观音像归国,途经普陀洋面,遇风受阻,来到普陀。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开始在普陀山正式建寺,赐名“宝陀观音寺”。

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朝廷将岛上所有渔民迁出,辟为“佛地净土”。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指定普陀山重点供奉观音,山中各寺院内均塑观音像,于是+++与普陀山结下不解之缘。

因《华严经》载:“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遂被附会为观音菩萨的道场,成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元、明、清各朝都曾对普陀山赐金拨银,进行修缮和扩建。

清康熙年间,荷兰殖民者点据普陀山,将寺院焚毁殆尽。后来,康熙皇帝两次拨款修复,到清中叶已拥有三大寺、八十八庵院(中型佛寺)、一百二十八茅棚(小型寺院)。

大部分建置在岛的东南部。当时山上香火鼎盛,僧众多达三千余人。普陀山成了闻名海内外的佛教胜地,国内各地以及日本、东南亚的佛++前来此“海天佛国”朝拜的,络绎不绝。

直到1945年抗战以后,普陀山尚有大小寺院庵堂八十余所。这个所谓佛国圣地,名扬海外,尤其在东南亚佛教界和华侨中影响很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佛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佛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普陀山历史,中国历史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