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镇的历史故事?
武昌历史故事: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不久在蛇山筑城,称夏口;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
公元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时曾设武昌府。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武昌即成为正式名称。
汉阳历史故事: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山南水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
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历来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业手工业很是繁华。同时,汉阳还是游览胜地,位于汉阳的归元寺是武汉市佛教丛林保护得最好的一处,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和汉阳筑城起始于同一时期,约有1800年历史。
汉口历史故事:
历史上,汉口,汉阳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同步发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水改道(汉水在历史上改道不下8次)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才独立发展,仅有500多年的历史。汉阳、汉口很早就筑有城墙,分别被当作过县治之所在。
汉口后来迅速成为一座新兴商埠,名声和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武昌和汉阳。明末清初,汉口已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海外誉为"东方芝加哥"。 汉口的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颇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
冯京马凉的典故?
点到即止:冯京与马凉
古代有个故事:一次乡试,某主考官老眼昏花,把考生冯京的“冯”姓左边两点落到名字上去了,他大喊三声“马凉”,生员无一人应。这便是“错把冯京作马凉”的笑话
冯京的资料:
冯京(1021-1094年)字当世,宋鄂州咸宁(今湖北咸宁)人,后徙居江夏。他是宋初名相富弼的女婿。皇佑元年(1049年)己丑科以“三元”及第。历任荆南府通判,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漕,翰林学士,先后知扬州、江宁府、开封府、太原府;神宗即位后入为御史中丞,迁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两人常在神宗跟前争辩,曾极力推荐苏轼、刘攽等人,并因此于熙宁八年(1075年)被罢去参知政事,出知亳州。后拜保宁军节度使,改知大名府、彰德府。元佑六年(1091年)五月以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1094年)卒,享年74岁。哲宗亲自到家祭奠,赠司空,谥文简。
鄂州走马石的传说?
七七四十九天,也有说九九八十一天,花马湖钻出千里马,沿湖奔跑潇潇。此时,朱元璋已得天下,千里马在花马湖畔化作巨石,为走马石。花马湖也由此得名。 走马石的传说,已经凝成了一个敬畏自然的故事,流淌在走马村人的血液中;已经凝成了一个美丽的乡愁,牵动着天南地北走马人对家乡的记忆。
当国际航空都市区建设工程需要征用++走马村,建设飞机场时,当世世代代走马人眷念的高石头将要被夷为平地时,走马人没有抱守陈规,固执己见,而是以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境界,迁出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桑梓地。
他们把走马石的乡愁,深深收藏在了美好的记忆之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鄂州有哪些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鄂州有哪些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