刳木为舟的典故?

     刳木为舟出自《周易·系辞》“黄帝、尧、舜……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刳”(kū)字是指将原木从中间破开再挖空。“刳木”是制造独木舟的方法。

        这告诉我们,早期的舟是利用巨大的整根树木借助挖空的办法加工制做而成的,可见“舟”本是人类最早制成的独木船。

        由于树木质地坚韧,仅仅石斧刳木难度很大。古人巧妙地想到,把火用做造船上。一根树干,除了需要挖掉的地方,余下表面都涂上一层厚厚的湿泥,然后用火烤须挖掉的部分。有泥处木头烧不掉,保存下来;无泥处木头被烧成一层炭,这时再用石斧砍。火和石斧轮番使用,层复一层,终于造出最原始的船。独木成舟,浑然一体。

       中国出土独木舟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悠久,最为突出的要算浙江萧山跨湖桥独木舟。据“14C年代测定,跨湖桥遗址的校正年代在距今8000~7000年间”,“树轮校正后的年代约距今7500~8000年”,跨湖桥独木舟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年代最久远的。

       独木舟的制造成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有了独木舟,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促进了古代人员交流及生活生产发展。

跨湖遗址文化资料?

跨湖桥遗址文化内涵不同于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出土的栽培稻实物将浙江的栽培稻历史提前1000年;出土的独木舟是迄今我国年代最早的。跨湖桥遗址的发掘是我省新石器时++古的一个突破,对研究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现在就让我们来细细说说跨湖桥遗址中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文明遗迹。

1 | 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

跨湖桥遗址自1990年6月首次发掘以来,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其中2002年发掘出土的独木舟,经碳十四测定,距今8000-7000年,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

独木舟残长5.6米,最宽53厘米,舟体平均厚度2-3厘米,由整棵马尾松加工而成。在离独木舟头部约一米处有一片面积较大的黑焦面,这些黑焦面可作为火焦法挖凿舟体的证据。

从独木舟及相关遗址现场看,舟体周围打入多根木桩,在舟体底部有几根横木,据此推断,独木舟当时可能处于固定架空状态,周围还发现了一堆木头,有剖木和整木两类。剖开的木料与独木舟平行摆放,截面呈扇形,显然源于一根整木。同时,还出土了木浆、石锛、编织物等,尤其是锛柄等木作工具较集中发现,为我们推测提供了想象空间。从综合的现象分析,这应该是独木舟有关的木作加工现场。

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的发现,充分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独木舟的国家之一。这对我国舟楫文化和世界造船史研究,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 | 世界上最早的漆弓

弓箭是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大约出现在距今1、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复合工具。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石镞屡见不鲜,但弓十分罕见,因为制作弓箭的木竹等材料极易腐朽,很难保留相关遗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跨湖桥历史人物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跨湖桥历史人物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刳木为舟的典故_跨湖遗址文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