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一战成名的名将有哪些?你最欣赏哪一位

少年篾匠黄叙钱主动一战而为伟人知,亲自接见并为之改名“黄永胜”,1955年授衔开国上将,党内职务做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内职务做到解放军总参谋长。

中国古代文武双全的名人 - 华夏历史

黄永胜将军是“被动”参加革命的,原来他叫黄叙钱,少年贫困,9岁去做篾匠学徒,一做八年。尽管他聪明好学,干活主动,任劳任怨。然而学徒工制度黑暗无比,挨打受骂且不说,还没有工资。

长到了17岁,一个大小伙子再不挣钱,拿什么娶妻生子?

当时军阀混战,吃粮当兵是个好职业,虽然有点风险,军官们也都不是好人。然而还是有不少人当兵发了财,退伍回乡,置业成家过上了好日子。

17岁的黄叙钱托人拜到了他们家乡有名的江湖大哥叶重开门下,当了一名民团团丁。

但这个民团团长叶重开却早就背叛了他出身的阶级,他是一名共产党员。黄叙钱参见民团仅仅一个月,刚刚把兄弟伙认全,叶重开在罗荣桓领导下暴动起义了,打下了崇阳县城。

这一天是1927年8月20日。

大哥暴动,小弟只好跟着。

区区一个民团才几条枪?起义当然失败了,但是更大更广泛的起义还在后面 。

非共产党员黄叙钱懵懵懂懂、兜兜转转不及一个月,他又跟着叶重开参加了+++领导举行的“秋收起义”,然后参加了“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是9月29日至10月3日。在这五天中,黄叙钱因为他在学徒生涯中而养成的工作主动和任劳任怨性格,再加上人也聪明,他当上了官,一个班长,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三营九连的一名班。

但是,他没有得以入党,他还不够格。

叶重开去了团部特务连担任副连长,也不领导他了,罗荣桓是特务连党代表。

然后上了井冈山。这时候黄叙钱前前后后算起来也就当兵三个月。如果是现在,也就刚刚结束“新兵连”岁月。

黄永胜

在井冈山,无日不战斗,但是还好,毛主席很厉害,算无遗策,打仗吃亏的时候很少。

可是再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也可能算不到散兵游勇的遭遇战。

一天,一伙子“靖卫团”摸进了井冈山。

所谓“靖卫团”并不是敌人正规军队,而是地方豪绅们各自组织的个人武装,他们对地形熟悉,甚至比工农革命军都要熟悉,又各自为战。另外他们打大仗的本事可能没有,小打小敲的战斗力却也不容小觑,因为可以顺便抢点东西发点小财,也是秉持的打了就跑,得了不便宜就撤退的“骚扰战”战术。

也不知怎么的,这一股“靖卫团”就摸进了井冈山腹地,工农革命军前敌委员会驻地附近,毛委员等各级领导正在里面办公。

师、团、营、连各级军队以及地方党组织对此敌情一无所知,毫无警醒。

黄叙钱当然也不知道这个敌情了。但他正带着他的班十一二个人在周围执行警戒任务,远远看见了靖卫团的行动。注意,此时黄叙钱担任的只是警戒任务,身为班长的黄叙钱连个党员还不是,这个任务也算是“重要任务”了。

怎么办?

是按照程序向连长请示听候指示?还是鸣枪警告完成警戒任务?还是立即投入战斗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黄叙钱选择了后者,虽寡不敌众,也马上带领全班投入了战斗。

敌人被打懵了,以为遭了埋伏,丢了几句尸体后,落荒而逃。

肯定是逃不出去了吧!、

战斗结束,前委书记兼党代表+++亲自召见了黄叙钱,听他汇报了战斗过程,对他敢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向敌人发起战斗大加赞扬。表扬之后问道:“小伙子你哪里人啊?叫什么名字?”

报告毛委员,我是湖北咸宁人,我叫黄叙钱。”

+++笑了,“叙钱,叙钱,革命战士不能总讲钱啊。这样吧,我为你改个名字,希望你以后在革命的道路上永远胜利前进,你就叫黄永胜吧!”

自此,黄叙钱才改了名字叫黄永胜,成了被毛主席记在心中的一名革命战士。

然后是入党,进步,终成革命的一员大将。

一生只打了一场战,但其名千年以来几乎是家喻户晓,这算是典型的一战成名吧?

这个人就是赵括,一生只打了一场战,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歼灭战——长平之战。从此以后小括名传万里、声播千年,经久不衰,可谓是一战成名第一人。

小括虽然是个官二代,但从小勤奋好学。上午习文、下午习武;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无一日敢懈怠。

渐渐的天下人都知道了聪明好学的小括,更听说小括的父亲赵奢都不是小括的对手;马服君赵奢可是连虎狼之师的秦军都能揍个半死的人。所以天下人都怕小括,包括秦国。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开干。面对远道而来的秦军,怕死的廉颇居然一退再退,再退就退到邯郸了。虽然你廉颇怕死,但赵国有的是不怕死的好儿男。所以当世第一兵法大家,视死如归的小括领命出征。

小括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伸张正义誓要将无道的暴秦狠揍一顿,比他爹揍的还惨;要让这自以为是的秦人长长记性。

年轻人就是要意气风发,就是要勇往直前。不用想那么多,上去直接干;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全部带上,全军出击。

果然,不可一世的秦军在小括面前不堪一击。追,往死里追,追上去揍不死他丫的。

只是没想到追过头了,小括被包围了。小事,知识决定命运。小括神情自若、不慌不忙的拿出兵书,认真的学习起来。

可没想到临走时走的匆忙,带错书了,兵书没带,就带了本《金瓶梅》。没事,兵书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于是小括激励全军,带头冲锋,结果一不小心战死了,真是天妒英才啊!

虽然小括战死了,但中华儿女世世代代都记得他,赵括真正做到了一战成名。

对越反击战中,打的最激烈的一场战役,当属高平战役。是役,时任广州军区42军124师师长固辉一战成名。

1930年10月,固辉出生在辽宁省盖县(笔按:今盖州市,县级市)。固辉还没周岁的时候,日军铁铁已于1931年9月19日侵占盖县,后成立了伪盖平县行政公署。1945年11月,辽东人民自卫军收复盖平,这一年固辉15岁。好景不长,次年10月,国军侵占盖平。

1947年8月,固辉参军入伍,被编入辽宁军区独立2师5团1营1连。随着战事发展,固辉所在部队被编入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改称42军,下辖124师(主力师)、125师、126师。固辉当时就在125师,首任师长就是后来的彭龙飞少将。固辉随部南征北战,参加了东北秋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豫西剿匪等战役战斗。

建国后,固辉长期在42军服役。截至1979年对越反击战前夕,固辉已经是124师师长,时任政委李志强。124师当时是42军中唯一一个齐装满员的甲种师,下辖步兵370、371、372团和炮兵团。尽管124师兵强马壮,可是存在着缺乏实战经验的短板。最为关键的是,124师是出国作战,并不熟悉越军的作战特点,可谓是处处有战斗时时有敌情。

124师无论是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都是主力师。早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于黄草岭、烟台峰一线阻击北犯的美韩军13天,创造了歼敌2700余人的光辉战绩。124师毕竟底子好,固辉立足于部队实际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临战训练之后,战斗力得以大大恢复。

1979年2月,对越反击战正式打响前,广州军区前指已经做好了部署:

42军及配属炮兵、装甲兵、工兵等部,兵出广西龙州县布局关,后走牛车小路向越南东溪县城实施奇兵穿插。

第126师配属第43军坦克团(欠1个营)作为第一梯队,打开东溪的突破口;

第124师装甲摩托化集团作为第二梯队,进入4号公路继续向高平发展进攻;

第125师向复和、广渊进攻,打通3号公路;

配属本军的第43军第129师娘截断七溪以北的4号公路,保障主力翼侧安全;

124师装备阵容豪华,集中了100余辆坦克和履带车辆、200余辆汽车和特种车辆,搭载步兵组成装甲摩托化梯队,向越北纵深地区实施大胆穿插进攻,含配属部队和民工总兵力近2万人、约1000辆车炮,这种装甲摩托化部队进攻作战在我军历史上尚属首次。固辉率领124师一路狂飙突进抢渡班波河,高平越军王牌346师旋即组织毁路炸桥,想方设法阻滞我军穿插前进。

124师自兵出布局关后打的很艰难,就是在缺乏坦克火力的支援下,前锋部队依旧打出了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风格。19日,124师前锋372团1营连夜急行军16公里,进军至博山东南1公里处的果冈地区。博山位于越北军事重镇高平市东南约7公里处,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700米,海拔400余米。

加之,博山坡度较缓,山上树木又出奇的稀少,以致于视界开阔,为越军346师构筑工事提供便利。越军在此布置重兵,形成了多层火力,给124师带来了不少麻烦。固辉沉着指挥,令所辖3个团进至博山附近,形成了兵临高平城下的威逼态势。

21日7:30,固辉参加42军政委勋励主持召开的军作战会议,部署对高平的攻击。此时,广州军区前指电令:9时先不攻高平,构筑好工事,选好炮兵阵地,待41军到达后再攻击。固辉与勋励一番研究够认为,根据当面敌情,应继续攻打高平。固辉的想法不无道理,考虑部队缺乏实战经验,应争取与敌白天展开巷战,总攻时间拟定为12时至14时,否则对攻城不利。这一建议得到了广州前指的认可,隧决定对高平展开强攻。

24日,124师与42军坦克团步坦协同,长途攻进达70余公里,歼敌1555人后,攻克高平。124师战果辉煌,整个对越作战期间,毙、伤、俘越军2991人,自身损失900人。

固辉一战成名,后出任42军副军长。1985年6月,十一大军区调整中,固辉出任++++副司令员,跻身副大军区级。1988年9月,固辉被授予中将军衔。1990年4月,固辉接替向守志上将出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94年,固辉晋升为上将军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的天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的天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古代文武双全的名人